稷下学宫教育争鸣活动述析

发布时间:2020-01-29 10:02
【摘要】:稷下学宫作为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演绎了一场生动、鲜活的论辩图景。这些学派曾就教育观、人性论、义利观等展开了激烈辩驳与诘难。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冬;;风水塔的地理审美意义初探——以安徽肥东振湖塔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杨卡;张小林;;风水理论中的地理思维[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3 王回澜;;发展青岛高等教育的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李正焕;;明代中外科技交流及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5 金晶爱;张巨;;元认知意识与中西文字的文化传承[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6 罗永萱;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大学教育政策述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夏金元;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嬗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8 伍玉林;王大鹏;;基于唯物史观主体人的层面探析李约瑟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4期

9 马克锋;“西学中源”说的现代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周尚兵;;对唐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再认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任小玫;;从自我与他者到主体间性: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记》为个案兼谈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之去向[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要振生;;新形势下与战争年代军校教育特点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朱冰莹;;我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构建的发展演进及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吴海波;罗习珍;;20世纪以来中国私盐史研究述评[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2008年

5 毛佩琦;;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6 冯志伟;;术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7 邱宣充;;徐霞客对云南地热温泉资源的考察[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8 吕锡生;;徐霞客与苏州——兼论首游林屋洞的原因及意义[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9 张瀚池;;《管子》生态思想研究述评[A];2013第八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言法;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邱s,

本文编号:2574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574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8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