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河湟地区城镇体系的演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满;;唐九曲及其相关军城镇戍考[J];敦煌学辑刊;2010年02期
2 雍际春,吴宏岐;宋金元时期陇西、青东黄土高原地区城镇的发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4期
3 陈新海;U厮Up首府青唐城试探[J];中国藏学;2000年03期
4 周宏伟;北宋河湟地区城堡寨关位置通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贵;;开元二十九年吐蕃行军路线与唐陇右、河西兵力调动研究[J];历史地理;2015年02期
2 吴炯炯;刘满;;也谈炳灵寺石窟周围的交通问题[J];敦煌研究;2015年06期
3 安北江;;北宋时期丝绸之路上的秦州[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4 金勇强;;唐宋时期河湟地区城镇体系的演变[J];西藏研究;2015年05期
5 徐伟;吴疆;;《王忠嗣碑》所见吐蕃史料钩沉[J];中国藏学;2015年02期
6 金勇强;;唐蕃陇右争夺战中屯田与战事的互动关系考察[J];西藏研究;2014年03期
7 韩宏霞;;西宁历史地理研究综述[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11期
8 贾百俊;李建伟;王旭红;;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12年02期
9 刘满;;西秦乞伏飞桥有关问题辨正[J];敦煌学辑刊;2012年01期
10 刘满;;唐洮州治所位置考[J];敦煌学辑刊;2011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一)[J];敦煌学辑刊;2005年01期
2 焦书乾;西北地区古代城市起源与演变问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4年01期
3 雍际春;论北宋对陇中地区的经济开发[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03期
4 郭正忠;宋代城镇的经济结构[J];江淮论坛;198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海洋;张小雷;雷军;;基于分形理论的新疆干旱区绿洲城镇体系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0年05期
2 曹芳东;吴江;徐敏;;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省南通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5期
3 张俊军,许学强;城镇体系可持续规划初探[J];人文地理;1998年04期
4 宋岭,张西坤;新疆城镇体系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孟广文;;天津市城镇体系特点、演化与海河下游港口工业城镇的建设[J];人文地理;1989年04期
6 方创琳;甘肃绿洲型城镇体系及其发展机制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1年04期
7 杜宏茹,张小雷,李春华;新时期新疆边境城镇体系构建和口岸小城镇发展[J];人文地理;2005年03期
8 王义民;高军波;颜俊;;论淮河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变[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9 陈春林;陈才;;吉林省城镇体系空间发展格局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3年02期
10 陈兴鹏,庞丽,张艳秋;甘肃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研究[J];人文地理;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录仓;;青海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动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王海乾;高文杰;;基于市场经济的非整合城镇体系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陈立立;;湖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组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立立;;湖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组研究[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5 陈志强;;甘肃省河西走廊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及发展方向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林涛;;跨行政区城镇体系发展与规划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安树伟;母爱英;;近年来我国城镇体系的演变特点与结构优化[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C];2012年
8 李宏静;王建力;;重庆市城镇体系研究——运用分形理论和灰色预测模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姚圣;;沿海省份欠发达城镇体系化路径——以南平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蒋秋丽;王发曾;;城镇体系网络化: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的新途径[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伟林;用新型城镇体系推动城镇化发展[N];农民日报;2013年
2 大连普湾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普兰店市委书记 姜周;一核多点 构筑新型城镇体系[N];人民日报;2013年
3 常洧鸿 杨扬;构建新型城镇体系[N];延安日报;2014年
4 记者 王强;促进产业人口聚集 加快城镇体系建设 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N];延安日报;2014年
5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特色多元沿江城镇体系[N];广西日报;2014年
6 马山县委党校 潘小龙;建设特色多元沿江城镇体系[N];广西日报;2014年
7 金雁索;推动武汉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发展[N];长江日报;2005年
8 木土;创新观念调整结构 建设新的城镇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本报评论员;建设统筹城乡的城镇体系[N];自贡日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优化空间构建“112”城镇体系[N];黔西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起翔;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城镇体系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夏显力;陕西关中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蒲松林;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吴露露;吉林省城镇体系空间解析与时空演变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周宁;新型城镇化视角的聚落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笑男;统筹城乡背景下成都市城镇体系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杨虎军;大同城镇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刘洋;以汲县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变迁研究(1368-1952年)[D];郑州大学;2015年
4 孔静;四川省安岳县城镇体系结构特征与城镇化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孙兴华;五大功能区视角下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6 范毓;江苏省沛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陈青雷;基于GIS的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许丽飞;广西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洪娇;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城镇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10 黄源;金华地区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69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669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