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官马空间流动及其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02:17
【摘要】: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牧马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马为国家建设提供活力,马资于国用甚大,因此,马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战备资源。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马匹不但充当战争机器,“防御之道,切在马军”、“出师之要,全资马力”,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生产工具,故历代王朝统治者重视马政。由于中国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马匹产地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以及西北草原地区,马匹的需求地主要为东部经济发达区,马匹产地与需求地之间存在空间差异,两者不完全吻合,故马匹的空间调运成为历代马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唐代马政发达,国营牧场广泛分布于陇右、河西一带,其所谓“秦、汉以来,唐马最盛”,为满足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之需和巩固国防安全,唐廷进行了大规模的马匹调运。两宋时期,“境内”受到环境的制约,马匹供应不足,因而,茶马、绢马、盐马贸易兴起,马匹空间流动量达历史之最,且马匹空间流动距离长,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典型代表性。故本文以唐宋时期马匹的空间流动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考察唐宋时期马匹的空间流转过程,从而加深对唐宋时期马政的理解。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运用现代物流地理相关理论和方法,重点研究唐宋官马的动态转运过程及因马匹流动而产生的一系列正负影响。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之基础上,复原唐宋时期马匹产地的空间分布,从而弄清唐宋时期官马流动的“始发地”;其次,梳理官马的需求市场和马匹流动的“终端”,这部分主要以马匹在唐宋时期的利用状况作为考量的基础;再次,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揭示唐宋官马的空间流转过程、官马运输枢纽和综合运输网的布局、官马集散中心和范围、空间流动形式等等,此部分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和中心内容,也是本文的研究难点;最后,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本研究做总体性述评,探讨唐宋时期官马的空间流动所产生的正负影响,主要从马匹的输出地、输入地以及马匹流动途经地等三个方面讨论唐宋时期官马流动的影响。通过对唐宋时期官马流动的空间研究,发现唐宋时期的确存在大规模的马匹空间调运,且调运形式多样,既有国营牧场马匹的调运,也有互市贸易和贡马贸易而引起的跨区域马匹流动。唐朝国营牧场马匹的主流方向是从陇右一带的国营牧场群流至长安地区和北方各大军区,贡马和市马主要是从漠北经参天可汗道和阴山道至长安地区以及西北沿丝绸之路流至长安地区。两宋时期国营牧场衰落,周边游牧民族的贡马量较少,互市贸易大量兴起。就流动方向来看,北宋以西北秦州、保安军等地流向以开封府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唐宋时期,大量马匹的空间流动形成了固定的流通路线,研究发现,除南宋开辟了新的马纲运输路线外,唐和北宋时期无论是贡马还是互市贸易,其流动路线大多循传统官道。就运输路程来看,唐和北宋时期以短途转运为主,南宋时期以长途流转为主。同时,为了配合官马的顺利运转,唐宋时期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马匹流转制度,主要包括国家层面马匹的管理制度和基层马纲运输组织。唐宋时期官马的空间流动,实际上是一种跨区域的资源配置,对唐宋时期的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客观上促进了周边游牧地区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中原王朝的马匹需求和政治诉求,但是,大规模的马匹空间调运也增加了沿途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途经地区人民安定的生活状态。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42;K244
【图文】:

地域分布,川西,吐蕃,马匹


且稳步发展。唐宋时期,成都平原地区因开垦耕地,草场萎缩,养业有所衰退,但川西南地区、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游地区、川西嘉绒地区的马业发展良好②。这一时期,牧监贡马不足,同时,西北马市极不稳定,故在川地区广开马市,一方面收集民间马匹,另一方面“多市蕃马”,客观上促进了川地区民间养马业的发展。从史料中可见,这一时期蜀马得到大量的开发,在新唐书·地理志》中载]仓荩ㄋ拇股剑┕甭怼笆衤怼保唇瘛敖ú怼薄!短居罴恰吩赜揽稻ㄋ拇ü嘞兀┩敛奥肀蕖薄1彼挝跄四辏

本文编号:2745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45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2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