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与南明弘光政权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0 11:18
【摘要】:清廷和南明弘光政权作为一六四四年中国大地上南北两大对立政权,二者经过迂回曲折的间接较量和直接交锋,最终清廷一举吞灭了弘光政权。本文共分为三章,围绕这一年双方的政治军事斗争,探究它们在不同阶段关系的变化情况,总结二者兴衰成败的历史原因。 第一章通过分析一六四四年全国的时局,展示了清廷和弘光政权在当时特殊的社会大背景下各自的政治军事措施。清廷励精图治,实力不断增强,得以立足中原,在此过程中它通过发布檄文等方式与江南有一些间接接触。弘光政权则继承了明末的腐败统治,朝政昏暗,军事上虽然设置四镇,却未能有效御敌,为它日后覆亡埋下了祸根。 第二章分阶段详细阐述了从一六四四年七月底到一六四五年五月清廷和弘光政权的直接交锋。一六四四年七月下旬开始,双方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外交方面,中心事件是多尔衮与史可法的书信往来以及弘光政权派出使臣北上和谈,在外交冲突的过程中就已经展现出双方关系朝战争方向演变。一六四四年十月以后,清廷开始发兵南下,弘光政权疏于备战,各地望风迎降,城池一触即溃,最终于次年五月在内外交困中走向灭亡。 第三章剖析了清廷与弘光政权胜败的原因。从清廷与南明弘光政权交往的史实中可以看出,清廷是在苦心求治中不断强大,同时善于审时度势,采取正确的策略将各种敌对势力各个击破。而弘光政权则是在朝政腐败,军事混乱中日渐消糜,弘光君臣既缺乏对时局的正确判断,又目光短浅,只图安乐,无心军政,走向灭亡是必然的。可见,“治则兴,乱则衰”是导致二者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而对时局的认识是否正确、所采取的举措是否得当,则是造成双方成败的关键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49.2;K248.4
本文编号:2763375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49.2;K24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平;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多尔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施祖毓;高杰北征辨——兼与顾诚先生商榷[J];东南学术;2001年06期
3 刘中平;史可法“定策”失误论[J];历史教学;2003年06期
本文编号:2763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6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