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魏对异国归降王室的安抚措施
发布时间:2017-03-30 10:27
本文关键词:论北魏对异国归降王室的安抚措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永嘉以降,群雄逐鹿,多国兴亡治乱无常,故其王室常归附异国为“客”。北魏踵武旧俗,热衷安抚异国归降王室,,既在仕宦、婚姻、经济、法律、丧葬等方面给予其优厚待遇,又通过各类限制措施对其实施严密监控,恩威并施,使之充分为己所用。在此情况下,汇集魏廷的各国贵胄多方建树,自身政治属性亦悄然嬗变,逐渐融入贵族化的潮流。循上所述,正文由以下五章组成: 第一章探讨各国王室入魏概况。北魏享祚百余年中,各国王室络绎归附,总体规模庞大。归降者或沙场被擒,或临阵投诚,或罹乱来奔,或国亡无依,有着多样的归降背景,其中辗转入魏的流亡者多来自河西、东晋,直接来奔者多源于柔然、鲜卑、铁弗,体现出本群体对北魏的认同差异。北魏制度日臻健全,其招降程序的发展亦在具体事例中充分体现。 第二章论述北魏对归降王室的优待措施。北魏在前、后两期均有常制,但归降王室却普遍受到格外礼遇,这主要体现在六方面:一是爵位。北魏授爵制度日趋严格、传袭世数规定明确,然而,归降王室的爵位不但等级极高、封地颇具荣耀,而且传袭世数多、王爵可等位承袭,这都突破了相关限制,而未袭爵的归降王室后裔也频有受爵机遇。二是官职。归降王室入魏多受高官、仕至一品,较归降前更为显贵,其后裔常以清要高官起家、迁转迅速且频繁,仕途远较寻常士人顺畅;就具体权势而言,本群体不乏执掌机要、参赞国是、坐镇关山者,权力足以影响北魏政坛。三是联姻。北魏重视联姻的政治作用,归降王室家族尚公主、入宫为妃、联姻宗王之例繁多且贯穿北魏,是皇族联姻的重要对象。四是经济。归降王室不但在大规模班赐中收获颇丰,而且时常收到皇帝的特别赏赐,还因实封食邑享丰厚租税,因官品极高、身兼数职有巨额官俸,物质生活十分优越。五是司法。孝文以前任刑为治、律法严苛,官贵稍有不慎即受惩治,但本群体既有入“八议”、受特诏、赐金策的豁免特权,又常在获罪后被减免罪责、缩减缘坐范围,更在爵位复封、官职起复方面有逾常制。六是丧葬。北魏不但对归降王室放宽赠爵条件、以赠爵彰显其特殊地位,而且突破赠官规定、对本群体超赠高官,还在治丧中给予崇隆礼遇和丰厚峎赠,使归降王室的政治荣誉在身后得以延续。 第三章探讨北魏对归降王室的监控,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归降王室入魏之初需“归阙”以与皇帝建立主客关系、使亲眷“入质”以形成牵制;二是北魏对归降王室的居住场所、安葬地点有严格规定;三是归降王室在任职类型、任职地域和执掌范围上受到有意限制;四是北魏派遣同僚、副贰、掾属暗中牵制归降王室,甚至监视其私人领域;五是北魏对归降王室的叛逃行为多给予严厉制裁,并刻意打压慕容氏、沮渠氏、赫连氏等北族归降王室。 第四章主要讨论北魏安抚政策的特征。招降在魏晋南北朝并不鲜见,但前秦、后秦、南凉等北方少数部族政权对此多失于监控,而东晋、宋、齐等南方政权又失于优待,与之相比,北魏对归降者宽严相济、恩威并施,使之得到充分的安抚。 第五章探究归降王室的身份重构。各国王室入魏后身份内涵逐渐变化:一方面,作为君主附庸,归降王室在北魏核心集团的权力制衡中位高权重,日益融入权力核心,在政治意义上逐渐“代人化”;另一方面,归降王室因累世仕宦通达、姻结显贵、家学精进,积淀为北魏高门士族,在社会意义上最终“贵族化”。
【关键词】:北魏 异国归降王室 客 优待 监控 士族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39.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前言11-24
- 1 问题意识的导出——北魏政治场域的“客”群体11-13
- 2 研究对象13-14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14
- 4 研究现状14-21
- 5 写作方法及思路21-24
- 第1章 异国王室入魏概述24-35
- 1.1 异国归降王室的范围24-29
- 1.2 异国王室归降的背景29-31
- 1.3 异国王室对归降政权的选择31
- 1.4 异国王室归降的程序31-35
- 第2章 北魏对异国归降王室的优待措施35-103
- 2.1 异国归降王室的爵位35-50
- 2.1.1 归降王室的爵位封授35-41
- 2.1.2 归降王室的爵位传袭41-46
- 2.1.3 归降王室后裔的受爵46-50
- 2.2 异国归降王室的仕宦50-76
- 2.2.1 归降王室及其后裔的仕进50-73
- 2.2.2 归降王室的权势73-76
- 2.3 异国归降王室与北魏皇室的联姻76-85
- 2.3.1 归降王室尚公主77-80
- 2.3.2 归降王室入宫为妃80-82
- 2.3.3 归降王室与北魏宗王、后族等的联姻82-85
- 2.4 异国归降王室的经济待遇85-89
- 2.4.1 归降王室所受物质赏赐86-87
- 2.4.2 归降王室的食邑收入87-88
- 2.4.3 归降王室的官俸收入88-89
- 2.5 异国归降王室的法律特权89-93
- 2.5.1 享受司法豁免89-90
- 2.5.2 获罪从轻处罚90-93
- 2.6 异国归降王室的丧葬事宜93-103
- 2.6.1 赠爵上的优待93-94
- 2.6.2 赠官上的荣宠94-98
- 2.6.3 归降王室的丧葬礼仪98-103
- 第3章 北魏对异国归降王室的监控103-112
- 3.1 归降王室“归阙”及亲属“入质”103-104
- 3.2 居住、丧葬的地域限制104-105
- 3.3 任职地域的避让和限制105-107
- 3.4 公、私场域的严密监视和牵制107-109
- 3.4.1 行使职权受到的牵制107-108
- 3.4.2 副贰、僚佐的监视108
- 3.4.3 私人领域受到的监控108-109
- 3.5 峻法严刑的打压109-112
- 3.5.1 对叛逃者的惩罚109-110
- 3.5.2 对部分部族的钳制110
- 3.5.3 北魏制裁归降王室的特征110-112
- 第4章 独具特色的北魏安抚政策——优待与监控相辅相成112-115
- 4.1 “十六国”政权安置降人政策举隅112-113
- 4.2 东晋、南朝对待降人政策概述113-114
- 4.3 北魏安抚政策的特征114-115
- 第5章 异国归降王室的身份重构115-121
- 5.1 北魏开放包容的气度115
- 5.2 归降王室的代人化115-117
- 5.3 归降王室的贵族化117-121
- 结语121-124
- 附录124-127
- 参考文献127-132
- 作者介绍132-133
- 致谢1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清泉;;北魏墓室所见孝子画像与“东园”探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03期
2 谢宝富;;北朝诏赠赙物研究[J];北大史学;1998年00期
3 张鹤泉;;论北魏前期诸王爵位继承制度的特征[J];河北学刊;2010年03期
4 肖锋;南北朝的政治流亡者[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05期
5 张金龙;陇西李氏初论──北朝时期的陇西李氏[J];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6 张金龙;河西士人在北魏的政治境遇及其文化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7 王永平;北魏时期之南朝流亡人士行迹考述——从一个侧面看南北朝之间的文化交流[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陈迪宇;北归士族在北朝发展的几种模式初探——以太原晋阳王氏、渤海刁氏、琅琊王氏北归后的发展为例[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罗新;北魏直勤考[J];历史研究;2004年05期
10 周士龙;论北魏前期对各族降附者的政策[J];民族研究;198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云华;北朝婚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杨龙;北魏政权中的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北魏对异国归降王室的安抚措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