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秦与其他政权关系初探
【学位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欣;;中国城市的民族关系问题与对策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2 马戎;;《中国民族关系现状与前景》[J];中国民族;2017年06期
3 徐畅江;;《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以云南为例》[J];中国民族;2017年06期
4 赵松林;;试论刘铭传的民族关系思想[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年04期
5 张幸琪;杜皓;冯建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关系探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6 马正录;;民族关系视域中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述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7 陈铭浩;;康熙民族关系思想初探[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8 唐志君;陈茜;;民族关系发展评价指标选取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9 胡岩;;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01期
10 魏新影;;试论儒墨两家学派民族关系思想异同及影响[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岩;;确立新中国的民族关系自信[A];共识(2014秋刊12)[C];2015年
2 赵健君;;论中国民族关系基础理论发展创新[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3 杨嘉铭;;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民族关系与政治稳定调查研究[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丁汝俊;敏生兰;;论贫困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5 杨圣敏;;历史上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6 高芳;董西彩;李媛;陈怀川;;乌鲁木齐市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徐杰舜;徐桂兰;;边疆发展:中国民族关系发展大趋势视野中的思考[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8 徐黎丽;;接触与非接触——影响民族关系的变量分析[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9 乌仁其其格;;近代土默川地区民族关系研究——以蒙汉民族关系为例[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10 罗昆;;民族关系的两种典型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A];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党校第86期新疆培训班学员 新疆伊犁州统战部副部长 张五军;新时代民族关系的基本遵循[N];中国教育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苑玉虹;向着民族团结进步大省扎实迈进[N];青海日报;2017年
3 市委党校 陈亮亮;文化认同是团结之根[N];石嘴山日报;2017年
4 尤克俭;寻找不同文明的相通之处[N];兵团日报(汉);2017年
5 冯雪红 马建福;从银川“同心路市场”看流动社区的民族关系[N];中国民族报;2017年
6 尉犁县党副书记、县长 苏来曼·玉色因;认清“三股势力”危害 做维护民族团结的践行者[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7年
7 张瑾燕 李鸿;民族团结、守望相助是鄂尔多斯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N];中国民族报;2017年
8 青觉;民族区域自治的经验理性[N];贵州民族报;2017年
9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陆平辉;民族关系的制度化调整策略分析[N];贵州民族报;2017年
10 特约撰稿 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李昭勇 中国扶贫开发发展中心副处长 盖守丽;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重点目标:协调民族关系[N];贵州民族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博文;中国社会转型中民族关系的调控与变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2 邓云;明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蒋立松;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基础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彭向前;辽宋西夏金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6 许春清;新型民族关系论[D];兰州大学;2008年
7 陈金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周竞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孙政;辽金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甜;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藏汉民族关系研究[D];西藏大学;2018年
2 单增卓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的拉萨世居穆斯林民族关系研究[D];西藏大学;2018年
3 孙秀君;村落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4 梅宽;后秦与其他政权关系初探[D];烟台大学;2018年
5 巴责达;一个北疆村落的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6 陈铭浩;康熙民族关系思想初探[D];烟台大学;2016年
7 加尔斯·沙比;福海县汉哈民族关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8 肖诚;我国网络民族关系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易蕙玲;新世纪新阶段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调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徐莎莎;改革开放以来涉外交往对青岛民族关系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10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810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