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坟产争讼中的“民间调处”——以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部分图文】:
俑?芄欢跃咛灏讣?氖欠乔?备?龉??乃?法。但是,民间调处所起的重要作用也不可轻视,涉及坟产的争讼被控官府后,官府通常会以批词的形式指示差役和亲邻对案件进行调处,有时当亲邻得知案子被具控官府后也会主动进行调解,此时官府和民间产生互动,此阶段便是黄宗智教授所谓的“第三领域”⑦。在本文所搜集的110件案子中,有18件由民间调解而结案,由此可以看出,亲邻(族邻、约邻、乡保)的调处在坟产争讼的解决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图1巴县档案中110件坟产争讼案件的最终救济方式统计图日本学者滋贺秀三先生将州县的民事审判称为“教谕式的调解”⑧。黄宗智教授通过对巴县、宝坻以及淡新档案进行统计后认为,只有占案件总数的5%确实是由知县用法律以外的原则仲裁处理,当事人双方都在各自的要求和利益上作了些退让,州县官极少从事调解。⑨从本文110件坟产争讼的案件中,只有1个案例的记载显示该案是由官府调解结案⑩,在其他案件的记载中基本看不出官府调解的记录。此种情形表明,在清代的坟产争讼中,官府本身很少进行调解结案,至少从巴县档案中基本上很少看到官府对案件进行调解的相关记载,此种情形也印证了黄宗智教授的上述观点。二、坟产争讼之初的“约邻”调处广义上理解,民间的调处应该应该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争讼之初的约邻理处,当坟产纠纷发生后“两造”中的一方或双方通常会邀集“约邻”进行理处(理勘)。第二阶段的调处是当约邻调处失败后,“两造”中有一方会向官府提起诉讼,官府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邓建鹏;;清代州县讼案的裁判方式研究──以“黄岩诉讼档案”为考查对象[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2 李祝环;中国传统民事契约中的中人现象[J];法学研究;1997年06期
3 曹培;;清代州县民事诉讼初探[J];中国法学;198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杜万松;;中国民事诉讼依“法”裁判辨正——从档案统计的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蔡晓荣;王国平;;晚清中国商业行会对洋商的“停交”抵制活动——基于经济和法律的视角[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4 陈兆肆;;清代法律:实践超越表达——以衙役群体运作班房为视角[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5 张研;;清代县以下行政区划[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6 张研;;对清代州县佐贰、典史与巡检辖属之地的考察[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7 郑小春;;清代陋规及其对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的影响——从徽州讼费帐单谈起[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8 姚旸;;清代刑案律例与地方性法规关系探析[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9 岁有生;;清代州县衙门经费[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10 刘伟;;同光年间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嬗变[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现喆;西方法在中韩两国的移植和转型及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8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辛帅;习惯权利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彭斌;清代情理审判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7 曾伟;《筹办萍乡铁路公牍》整理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闻以军;遗失物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佘伟;婺源《保龙全书》的整理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波;壮族当代乡规民约与乡村整合:以龙脊村为例[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孔学;《名公书判清明集》所引宋代法律条文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王志强;;制定法在中国古代司法判决中的适用[J];法学研究;2006年05期
3 王志强;《名公书判清明集》法律思想初探[J];法学研究;1997年05期
4 张伟仁;;中国传统的司法和法学[J];现代法学;2006年05期
5 王志强;南宋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取向——南宋书判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莉;胡松年;;明代徽州的民间调处及其演变——以文书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刘道胜;;明清徽州的民间调处及其演变——以文书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何锋;;明代海上力量建设中的官民互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李丽琴;;明清赈恤中的官民互动及其现代价值[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胡卫伟,刘利平;明前期民间赈济的初步考察[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徐斌;;明清户长考释——以鄂东地区为个案的考察[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9年00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传军;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4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864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