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清代东北环境变迁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0-11-03 01:17
   正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开始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反思自身的活动,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研究的兴起。国际社会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生态环境演变,并于1972年由联合国首次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专门讨论这一重大问题。该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广大民众和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生态环境变迁研究开始进入史学,逐渐成为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日益得到多方学者的重视,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成为史学研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清代生态环境是我国数千年生态环境演变的结果,而清代在260多年的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清代作为距离当今较近的历史时期,其生态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时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西部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阶段性进展[J];冰川冻土;2003年03期

2 “西北生态建设战略”课题组;当代西北生态环境演变的现状、趋势与成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04期

3 潘晓玲;关于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的思考[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03期

4 尹昭汉,张国枢,布仁仓,王继辰,曹建洲,王春利;鸭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分析[J];地理科学;2001年06期

5 潘晓玲,王学才,雷加强;关于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的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1期

6 秦富仓,包雪原,王立宏,周振社;鄂托克旗生态环境演变与防治措施体系研究[J];内蒙古水利;2002年03期

7 钱亦兵,吴兆宁,蒋进,杨青;近50a来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冰川冻土;2004年01期

8 张树彬;论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陈丽华;毕琰玲;;浅议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演变与经济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伏洋;张国胜;李林;颜亮东;罗生洲;汪青春;;青海高原生态环境演变特征及态势分析[J];青海气象;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利邦;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冯永忠;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分离与效应强度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轶冰;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与时空格局[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丁玲;低讳度东太平洋地区(Soledad Basin)不同时间尺度生态环境演变记录及控制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峥;矿区生态环境演变及防治措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李刚;东北典型湿地生态环境演变及适应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艾合麦提·吾买尔;人类活动驱动下于田绿洲生态环境演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4 李静;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历史演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渠立权;对徐州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欢;近十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生态环境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余挚海;基于RS与GIS的上海市生态环境演变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7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867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1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