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土地买卖契约中第三方参与制度对契约规则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07 14:13
  考古发现的周代青铜器卫盉、倗生簋和五年卫鼎的铭文表明周代土地买卖契约订立过程中有第三方"五伯"、"有司"的参与,既代表官方对契约订立的监管,又兼具中介人和证人作用,且以此构成契约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一由国家制定的契约法制度,为中国古代契约法中独特的中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虽然官方后来不再直接参与契约的订立,而分别以具有准官方身份的"牙人",以及兼具有中介作用和担保性质的由习惯法规制的保证人"任者"、见证人"旁人"所替代,但这一契约法制度因与宗族制度的密切关联,成为后来以"礼法"为其形态的中国古代契约法最具典型意义的制度之一。 

【文章来源】: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9,(02)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裘卫器铭中的公社与礼制——西周时期法律关系设立的再思考[J]. 王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2]从传世的和新出土的陕西金文及先秦文献看西周的民事诉讼制度[J]. 冯卓慧.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4)
[3]先秦时期债流转的史实探析[J]. 张培田,陈金全.  法学研究. 2005(02)
[4]曶鼎新释[J]. 张经.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2(04)
[5]中国传统民事契约成立的要件[J]. 李祝环.  政法论坛. 1997(06)
[6]中国传统民事契约中的中人现象[J]. 李祝环.  法学研究. 1997(06)
[7]《倗生簋》铭文新释[J]. 连劭名.  人文杂志. 1986(03)
[8]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J]. 庞怀清,镇烽,忠如,志儒.  文物. 1976(05)
[9]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铜器铭辞的译文和注释[J]. 唐兰.  文物. 1976(05)



本文编号:2962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962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4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