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先秦时期“君子”的指意
发布时间:2021-01-08 18:55
春秋以前,"君子"只是对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性贵族的称呼,并无道德品格上的含义。因儒家对贤君圣王政治的期待,"君子"逐渐具有了具有儒家理想品德人格的统治者的含义。进而有了道德品格上的含义。随着贵族政治的瓦解,大部分贵族不再能天生成为统治者。"君子"逐渐抛离了贵族统治者的含义,成为了纯道德品格上的称呼。
【文章来源】:大众文艺. 2019,(20)
【文章页数】: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君子、理想人格及儒道君子文化的相异互补[J]. 洪修平,孙亦平. 哲学研究. 2018(04)
[2]论《左传》史料系统与先秦君子问题起源——《左传》“君子”用法详析[J]. 张毅. 北京社会科学. 2016(12)
[3]先秦“君子”观念的流变[J]. 柯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本文编号:2965120
【文章来源】:大众文艺. 2019,(20)
【文章页数】: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君子、理想人格及儒道君子文化的相异互补[J]. 洪修平,孙亦平. 哲学研究. 2018(04)
[2]论《左传》史料系统与先秦君子问题起源——《左传》“君子”用法详析[J]. 张毅. 北京社会科学. 2016(12)
[3]先秦“君子”观念的流变[J]. 柯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本文编号:2965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9651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