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的长白山封祀——兼论金朝山川祭祀体系的二元特征
发布时间:2021-01-11 13:13
金代曾于世宗朝册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章宗明昌中又晋封为"开天弘圣帝",且泰和二年还有一次报谢长白山之举。本文通过辨析相关文献记载,梳理两次封册及报谢始末,重点论证其中所涉地理问题,指出长白山神庙当属咸平府管辖,封册使臣及赵秉文报谢皆由咸平道直达长白山,《金史·礼志》所谓大定十五年册礼使副"诣会宁府"之说,不足信。金朝之所以封祀长白山,是因为它在金人心目中具有女真兴王之地、混同江发源地和象征金德三重意象,地位尊崇。以长白山为代表的女真山川神祇与源自中原汉制的岳镇海渎共同构成了金朝的山川祭祀体系。后者展现了金朝的汉化倾向及通过五岳祭祀宣示国家正统的政治诉求,前者则体现出金朝统治者保存、弘扬女真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努力。两者相互交融共生,形成金朝礼制的二元并重格局。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世宗朝册封长白山及咸平路辖境问题
二、章宗朝的长白山封册与报谢
三、金人的长白山意象
第一,女真兴王之地。
第二,混同江发源之地。
第三,象征金德。
四、金朝山川祭祀体系的二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吉林安图县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J]. 赵俊杰,刘庆彬,马健,周昕悦,王子奇,赵宾福. 考古. 2018(07)
[2]吉林安图县宝马城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J]. 赵俊杰,耿朔,王子奇,赵宾福. 考古. 2017(06)
[3]《中华再造善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广舆图》底本辨证——兼谈古籍影印本的版本著录[J]. 旷天全.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4]捺钵与行国政治中心论——辽初“四楼”问题真相发覆[J]. 陈晓伟. 历史研究. 2016(06)
[5]长白山崇拜考[J]. 陈慧.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3)
[6]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J]. 刘浦江.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2)
[7]论赵秉文的七言古诗[J]. 王锡九.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3)
[8]《广舆图》的学术价值及其不同的版本[J]. 任金城. 文献. 1991(01)
[9]黑龙江、混同江和鸭子河考[J]. 杨中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 1989(05)
[10]白山黑水考[J]. 李健才. 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 1985(04)
博士论文
[1]金代祭礼研究[D]. 徐洁.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70829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世宗朝册封长白山及咸平路辖境问题
二、章宗朝的长白山封册与报谢
三、金人的长白山意象
第一,女真兴王之地。
第二,混同江发源之地。
第三,象征金德。
四、金朝山川祭祀体系的二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吉林安图县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J]. 赵俊杰,刘庆彬,马健,周昕悦,王子奇,赵宾福. 考古. 2018(07)
[2]吉林安图县宝马城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J]. 赵俊杰,耿朔,王子奇,赵宾福. 考古. 2017(06)
[3]《中华再造善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广舆图》底本辨证——兼谈古籍影印本的版本著录[J]. 旷天全.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4]捺钵与行国政治中心论——辽初“四楼”问题真相发覆[J]. 陈晓伟. 历史研究. 2016(06)
[5]长白山崇拜考[J]. 陈慧.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3)
[6]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J]. 刘浦江.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2)
[7]论赵秉文的七言古诗[J]. 王锡九.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3)
[8]《广舆图》的学术价值及其不同的版本[J]. 任金城. 文献. 1991(01)
[9]黑龙江、混同江和鸭子河考[J]. 杨中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 1989(05)
[10]白山黑水考[J]. 李健才. 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 1985(04)
博士论文
[1]金代祭礼研究[D]. 徐洁.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70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9708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