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理学官僚的论学与事功

发布时间:2021-02-12 10:38
  所谓"理学官僚"是指一以贯之地讲求理学,并以理学之践履指导仕宦、治家与修身等诸多方面的官员。18世纪的理学官僚在政治与学术上相当活跃,且论学过从甚密。其经济之道根植于系统性的理学道德践履,旨在树立一种基于朱子学的教化与治理模式,由道德修为而进之于实学,由实学而发之于实政。另方面,理学官僚采取一种较为缓和的实用主义态度审视门户异同之争,在推重阳明事功的同时,得以重新评价阳明学术的遗产。此种态度亦影响到理学官僚整理本朝学统的工作,涵括气节与事功的实行成为去取的标准,以期构筑复线、多元的学术谱系。随着道统解释权向皇帝的转移,士大夫"格君心"的空间日渐缩小,尹嘉铨奏父从祀案实为皇帝与理学传统的冲突,清高宗藉此重申其作为事实与价值判断最终权威的形象。理学官僚虽称"致君",然而在皇权压力下,其所行之道仍不免归于"化民成俗"。 

【文章来源】:历史研究.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4 页

【文章目录】:
一、实学与实政
    (一) 清初的实学倾向
    (二) 教化与为政
二、整理学统与学术传承
    (一) 阳明学的再评价
    (二) 本朝学统的书写
三、尹嘉铨案及其意义
    (一) 尹嘉铨与理学官僚的论学传统
    (二) 清高宗的回应及其逻辑
余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程朱理学官僚与清初社会重建——基于学术思想史与社会史结合的考察[J]. 朱昌荣.  历史研究. 2013(04)
[2]乾隆皇帝及其王朝后三十年的政治文化生态[J]. 王法周.  史林. 2013(04)
[3]十八世纪的“技术官僚”[J]. 刘凤云.  清史研究. 2010(02)



本文编号:3030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030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5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