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清小冰期黄河水患增多的原因——基于气候变化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3-05 21:29
  历史上黄河流域受水土流失的影响曾发生诸多水患,尤其在明清时期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明清时期是历史气候上的一个小冰期,在小冰期寒冷气候的影响下,黄河流域凌汛现象增多,汛期延长;薪炭需求量增加,滥砍滥伐现象严重,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寒冷的气候使得植被的恢复能力下降,气候的不稳定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引发极端雨涝天气的增多,使得这一时期黄河出现水患的次数较之前大幅度增加,甚至超过了夏朝至元末历代有统计以来之和。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2019,(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及黄河水患情况
    (一) 明清时期的气候变化情况
    (二) 明清时期黄河水患情况
二、基于气候变化角度对明清黄河水患增多原因的分析
    (一) 凌汛现象频发及汛期延长
    (二) 林木的大肆砍伐导致生态破坏
    (三) 气候寒冷导致植被恢复力降低
    (四) 极端天气增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J]. 朱士光.  中华魂. 2014(22)
[2]元明清的黄河水患及治理[J]. 庾莉萍.  陕西水利. 2006(06)
[3]明清黄河水患与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J]. 马雪芹.  江海学刊. 2001(05)

博士论文
[1]明清时期淮河水患与生态、社会关系研究[D]. 卢勇.南京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65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065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f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