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临川四梦”戏评审美特征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6 07:56
  晚明到清,文人对"临川四梦"的评论非常丰富,涉及各个方面。从明清两代"临川四梦"戏评变化可窥见两代戏曲审美特征的变化。晚明文人对"临川四梦"的评论主要集中在文辞、音律和内容上,肯定其典雅性,是文人化的审美。清代文人对"临川四梦"的评论涉及宾白、排场、结构和演员等方面,更加突出"临川四梦"的表演性、通俗性,颠覆了明代文人化的戏曲审美倾向,使戏曲综合艺术的本质得以体现。晚明到清,戏剧演出逐渐兴盛,戏剧表演逐渐规范化,戏剧理论也由关注文辞转向关注表演。 

【文章来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3(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晚明“四梦”戏评文人化审美倾向
二、清代戏曲综合艺术理念下的“四梦”戏评
三、明清两代“四梦”戏评审美倾向不同的原因及其意义
    (一) 从文人化到大众化的戏曲本体特征的呈现
    (二) 戏剧演出逐渐兴盛, 戏曲表演逐渐规范化
    (三) 戏剧理论由关注文辞转向关注表演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戏曲审美嬗变考[J]. 杨明刚.  艺术百家. 2018(01)



本文编号:3066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066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f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