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藩关系视阈下越南后黎朝初期政治空间结构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09 23:52
越南后黎朝初期的五道划分,在空间结构上形成都城居于中,诸道分布四周外围的态势,形成较为简单的"中心—边缘"圈层结构。随着后黎朝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政治层级和组织结构日趋完备,形成了"中心—京路—藩路"的圈层体系。不论是政治上,还是地理,圈层结构形态更加明朗。越南自立政权从李公蕴迁都升龙城,到后黎朝京路与藩路格局的形成,真正实现了"宅天地之中"的目标,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中国的制度文化思想贯穿其中。在宗藩关系视阈下,作为藩属国的越南自立政权处于华夏政权统治圈层的最外层,而对于越南自立政权而言,其自身的内部圈层既有模仿中国行政制度的相似性,又有其自身政治、地理所决定的特殊性。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34(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从“宅天地区域之中”说起
二 四方拱卫:后黎朝初期五道的流变
三 中心与边缘:五道形成的政治圈层
1.五道地理格局
2.五道功能性质
四 京路与藩路:游刃于宗藩关系之间的圈层结构
五 结 论
本文编号:3073692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34(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从“宅天地区域之中”说起
二 四方拱卫:后黎朝初期五道的流变
三 中心与边缘:五道形成的政治圈层
1.五道地理格局
2.五道功能性质
四 京路与藩路:游刃于宗藩关系之间的圈层结构
五 结 论
本文编号:3073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07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