氾胜之其人其书及其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1 18:39
  秦汉时期是我国北方传统农学的发展和逐步成熟时期,其在中国农学整个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氾胜之是中国农学史上的杰出思想家和践行者,其农学专著《氾胜之书》,在总结西汉以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农业生产的六项要点,研究并发展了传统土壤改良的"土化之法",被称为"氾胜之术";设计了科学系统的精耕细作农业丰产方法区田法;全面继承"神农之教"古代传统,是汉代最重要的农学著作,是研究我国农业科学发展史的珍贵资料。 

【文章来源】:中国农史. 2019,3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氾胜之其人
二、《氾胜之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长足发展
    (二)粮食增产与关中地区种植结构的调整
    (三)土地制度不断调整解放生产力
三、“氾胜之术”与《氾胜之书》的主要内容
    (一)“土化之法”与“氾胜之术”
    (二)精耕细作区田法
    (三)神农之教和陶朱遗风
四、《氾胜之书》的价值及影响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行公理系统中“T(土)行”的四种有序偶表达式与四种五角形生克模型——五行理论体系的系统化(三)[J]. 陈瑞祥.  中医杂志. 2018(18)
[2]关于《氾胜之书》“积穰于沟间”的释读[J]. 熊帝兵.  中国农史. 2017(05)
[3]中国农史研究必须正视环境差异——对汉代关中“区田法”的再认识[J]. 杨庭硕.  中国农史. 2016(01)
[4]早期神农传说及其文化意涵考论[J]. 雷欣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5]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农耕环境论析[J]. 王勇.  中国农史. 2014(06)
[6]五行公理系统的生克关系——五行理论体系的系统化(二)[J]. 陈瑞祥.  中医杂志. 2014(16)
[7]五行公理系统及其模型——五行理论体系的系统化(一)[J]. 陈瑞祥.  中医杂志. 2014(09)
[8]五行说对古代农业的影响[J]. 胡火金.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01)
[9]国内首次发现汉代村落遗址简介[J]. 刘海旺,张履鹏.  古今农业. 2008(03)
[10]铁农具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分析[J]. 王宝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本文编号:3076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076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c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