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秋弑君若干问题考辨
发布时间:2021-04-05 04:55
对于春秋时期频繁出现的弑君现象,后世一直有"弑君三十六"的说法。这种说法有着严苛的标准,对全面认识春秋弑君问题很不利。通过重新界定时间和弑君定义,拓展文献来源,重新考证和统计,春秋时期的弑君事件实际共有79起,其影响不可低估。弑君的新君继位后,驱逐和诛杀群公子,重用异姓人才等做法推动了春秋列国的社会政治变革,促进了社会发展。
【文章来源】:唐都学刊. 2019,35(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弑君三十六”辨析
二、对部分弑君事件的考辨
(一) 曲沃武公弑晋哀侯
(二) 桓六年蔡人杀陈佗
(三) 楚熊恽袭弑庄敖
(四) 狄人杀卫懿公
(五) 周颛、冶廑杀卫公子瑕
(六) 宋人共杀君御
(七) 楚杀陈夏徵舒
(八) 鲁子野卒
(九) 许悼公饮太子之药卒
(十) 周子朝攻杀猛
三、弑君代立对新君政权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考实——兼驳“孔子所作《春秋》非‘经’而是‘传’说”[J]. 牛鸿恩.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硕士论文
[1]春秋弑君研究[D]. 刘鹏.南京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19175
【文章来源】:唐都学刊. 2019,35(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弑君三十六”辨析
二、对部分弑君事件的考辨
(一) 曲沃武公弑晋哀侯
(二) 桓六年蔡人杀陈佗
(三) 楚熊恽袭弑庄敖
(四) 狄人杀卫懿公
(五) 周颛、冶廑杀卫公子瑕
(六) 宋人共杀君御
(七) 楚杀陈夏徵舒
(八) 鲁子野卒
(九) 许悼公饮太子之药卒
(十) 周子朝攻杀猛
三、弑君代立对新君政权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考实——兼驳“孔子所作《春秋》非‘经’而是‘传’说”[J]. 牛鸿恩.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硕士论文
[1]春秋弑君研究[D]. 刘鹏.南京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19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19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