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宰相制度考论

发布时间:2021-04-13 14:45
  南唐政治制度多继承唐制,宰相制度也是如此。但其在名号、职权等方面又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在南唐三十九年的历史中,决策重心大致实现了由御前会议到枢密院,再到近侍机构的转移,南唐相权也随之逐渐趋于衰落。宰相权力的行政化倾向是南唐相权衰落的最重要表现,这主要体现在"知(或判)尚书事"作为宰相名号的大量使用。君主干预具体事务、重用宗室、枢密院与近侍机构侵夺权力亦是南唐相权衰落的重要表现,藩镇体制的影响与南唐君主对宰相固有的防范是南唐相权衰落的重要原因。对南唐宰相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南唐典章制度的研究,并将唐宋之际政治制度变革的研究推向深入。 

【文章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2019,35(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南唐宰相名号
    (一) 三省长官
    (二)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三) 三省差遣
    (四) 以临时性的名号参与朝政
二、南唐宰相的任职特点
    (一) 以差遣为主
    (二) 任职时间较长
    (三) 参用南北士人
三、南唐相权的衰落
    (一) 宰相职权
        1.决策权
        2.人事权
    (二) 南唐相权转衰的表现
        1.君主干预具体事务
        2.宗室特别是嗣君参与政务
        3.枢密院与近侍机构参与大政裁决
    (三) 南唐相权转衰原因分析
        1.藩镇体制的影响
        2.南唐君主对宰相的固有防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朝宰相称谓考[J]. 宁志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2]唐代的使职差遣制[J]. 陳仲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3(01)

硕士论文
[1]五代宰相制度考[D]. 客洪刚.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35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35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3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