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生产生活民俗中的神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17:25
  唐宋时期,传奇小说等含有志怪元素的文学形式方兴未艾,中国传统文化、民间信仰文化、佛教文化的神话架构亦在大众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的舞台上互相碰撞、交融。敦煌作为连接东西两方的丝路要冲,神祇信仰丰富、民众信仰复杂且民间风俗神灵众多。本文的研究点即是唐宋敦煌日常生产生活民俗中具有代表性的神祇。绪论重点厘清研究对象的内涵,即阐述文中所指“生产生活民俗”、“神祇”的概念,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在界定了研究主题的范围之后,正文内容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生产体系。生产部分将涵盖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性质决定了农业的重要地位,上至帝王,下至庶民无不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愿望形成了祭祀、求雨等祈祷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神灵。另一方面,敦煌的手工业门类齐全,且由于自然条件畜牧业也较为发达。因而在部分领域中常见随之衍生而来的神祇。第二部分是日常生活体系。该部分主要研究敦煌民众日常行为、观念中存在的神祇,唐宋时期的敦煌民众常在他们婚丧嫁娶、起居出行以及祭祀祷告的过程里自发地将一些神祇融入其中,研究此类神祇有助于了解当时敦煌民众的生存状态。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社会生产体系神祇
    第一节 土地祭祀民俗神祇
        一 社稷神
        二 藉田神、川原神
    第二节 天候祭祀民俗神祇
        一 风伯、雨师、雷神
        二 张女郎神、玉女娘子
    第三节 物产祭祀民俗神祇
        一 青苗神、葡萄神
        二 蚕神
        三 驼神、马神、官羊神
第二章 日常生活体系神祇
    第一节 产育丧葬民俗神祇
        一 观音菩萨、摩睺罗
        二 土地神、道路神
    第二节 居家出行民俗神祇
        一 灶神
        二 毗沙门天王
    第三节 社会民情民俗神祇
        一 药王、药上菩萨
        二 钟馗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出《唐敦煌张淮澄墓志铭并序》考释[J]. 郑怡楠.  敦煌学辑刊. 2017(01)
[2]《敦煌愿文集》之《儿郎伟》再校补[J]. 任伟.  敦煌学辑刊. 2017(01)
[3]《张淮深碑》抄件卷背诗文作者考辨[J]. 杨宝玉.  敦煌学辑刊. 2016(02)
[4]敦煌文学《儿郎伟》校勘释例[J]. 姬慧.  敦煌学辑刊. 2016(02)
[5]敦煌岁时节日中的游艺文化——以上巳、端午、七夕为中心[J]. 丛振.  敦煌学辑刊. 2016(01)
[6]从于阗到益州:唐宋时期毗沙门天王图像的流变[J]. 霍巍.  中国藏学. 2016(01)
[7]西夏佛教艺术中的童子形象[J]. 王胜泽.  敦煌学辑刊. 2015(04)
[8]敦煌归义军政权与沙州回鹘关系述论[J]. 杜海.  敦煌学辑刊. 2015(04)
[9]唐五代敦煌蚕神考——以敦煌文献S.5639《蚕延愿文》为中心[J]. 赵玉平.  敦煌学辑刊. 2015(03)
[10]从敦煌“天王决海”题材壁画看毗沙门信仰与于阗之关系[J]. 莫阳.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03)



本文编号:3135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35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4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