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商”抑或“恤民”:清代关于当赃问题的地方立法
发布时间:2021-04-27 15:13
随着清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当铺误收盗贼当赃的问题成为江、浙等典当业发达地区普遍的社会经济问题。基层官府在当赃问题上的处置不力,致使当铺利益深受损害,典商因此频繁呈请修改法律,使当赃问题逐步从律例中处理治安问题时的小细节,转变为督抚、臬司等省级官员颇为关注的重要经济立法问题。围绕着"遵例"与"遵章"、"矜商"与"恤民"这两组矛盾,地方官员对于当赃问题的立法讨论与实践不断深入细化,弥补了中央制定法在相关规范上的滞后与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典商利益的保障以及商业秩序的维护。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清代关于当赃问题的律例之形成与演变
二、盗分强窃:乾隆前期浙江省的立法争议与调整
三、案分内外:乾隆年间江苏省的立法实践及其余波
四、仍照定例:清代中后期的波澜再起与回归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走出“细故”:清代商业活动中的钱债案与法律调整[J]. 张世慧. 近代史研究. 2017(02)
[2]内结与外结:清代司法场域的权力游戏[J]. 徐忠明. 政法论坛. 2014(01)
[3]清代典当业的法律调整[J]. 刘秋根.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2(03)
[4]江南、湖广、陕西分省过程与清初省制的变化[J]. 傅林祥.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8(02)
[5]明清典当和借贷法律规范的调整与乡村社会的稳定[J]. 卞利. 中国农史. 2005(04)
本文编号:3163690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清代关于当赃问题的律例之形成与演变
二、盗分强窃:乾隆前期浙江省的立法争议与调整
三、案分内外:乾隆年间江苏省的立法实践及其余波
四、仍照定例:清代中后期的波澜再起与回归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走出“细故”:清代商业活动中的钱债案与法律调整[J]. 张世慧. 近代史研究. 2017(02)
[2]内结与外结:清代司法场域的权力游戏[J]. 徐忠明. 政法论坛. 2014(01)
[3]清代典当业的法律调整[J]. 刘秋根.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2(03)
[4]江南、湖广、陕西分省过程与清初省制的变化[J]. 傅林祥.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8(02)
[5]明清典当和借贷法律规范的调整与乡村社会的稳定[J]. 卞利. 中国农史. 2005(04)
本文编号:3163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63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