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代鼎革,何以安身——以方大猷为例看明清之际贰臣艺术家的出处困境

发布时间:2021-05-06 02:30
  明清鼎革之际,曾出现过为数可观的优异文人画家、鉴藏家。值得注意的是由明入清时,一批士人曾面临选择出处的伦理困境——仕进或隐退;乾隆四十一年,皇帝授意撰修《贰臣传》一门,共收录120人,此中不乏善书画的士人,贰臣艺术家因其特殊身份而饱受争议,方大猷则是其中的典型个案。通过考察其生平事略、所处的时代氛围、艺术上的作为等情况,可以立体地反映清初文人画家所面临的出处选择之困境及贰臣艺术家的特殊经历、复杂心态及其鲜为人知的绘画成就。 

【文章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5(06)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方大猷的生存环境
二、清初文人画家出处选择的伦理困境
三、方大猷的绘画艺术成就及其生卒疑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君无臣”论:明清之际崇祯君臣的历史评价与君臣观流变[J]. 李文玉.  求是学刊. 2015(04)
[2]从“勿斋公子”到“涧上遗民”——乙酉之后徐枋的住所、交游及绘画[J]. 付阳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6)
[3]清初俸禄制中的满汉差异[J]. 徐雪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4]《明清史料》之“满家洞”档案考析[J]. 郑善庆.  史学月刊. 2011(06)
[5]明末清初乡绅经济生活的变迁——苏州府太仓州王时敏的事例研究[J]. 陈永福.  北大史学. 2010(00)
[6]1644年的济宁城动乱[J]. 郑善庆.  清史研究. 2010(04)
[7]气候 地形 美术[J]. 郭建平.  福建艺术. 2003(02)
[8]捍卫汉化:驳伊芙琳·罗斯基之“再观清代”(上)[J]. 何炳棣,张勉励.  清史研究. 2000(01)
[9]须治年间有关垦荒劝耕的题奏本章[J]. 方裕谨.  历史档案. 1981(02)



本文编号:3171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71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9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