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吏部尚书任职形式与名数考实
发布时间:2021-05-11 23:03
明确明代吏部尚书的名数,是对该群体进行深入研究之基础,其关键之一在于认识到吏部尚书任职形式富于多样性,关键之二在于补足《明史·七卿年表》阙载之洪武初年的吏部尚书部分。经考补,明代职司吏部尚书者实有139名,除作为主体的正常任职者外,尚有知、兼、试、署、以大学士掌部事等重要补充形式。吏部尚书任职形式诸方面的变化,是明代官僚体制逐步完备的重要标志。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41(Z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明代吏部尚书任职形式富于多样性
二洪武元年至十二年的吏部尚书名数
三洪武十二年之后吏部尚书任职形式与名数考补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廷玉《明史》纪年正误三则[J]. 时亮.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2]明代吏部尚书考论[J]. 王兴文,宫凌海.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3]关于洪武18年吏部尚书余火气受诛问题的研究[J]. 阪仓笃秀. 史学集刊. 1998(02)
本文编号:3182268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41(Z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明代吏部尚书任职形式富于多样性
二洪武元年至十二年的吏部尚书名数
三洪武十二年之后吏部尚书任职形式与名数考补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廷玉《明史》纪年正误三则[J]. 时亮.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2]明代吏部尚书考论[J]. 王兴文,宫凌海.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3]关于洪武18年吏部尚书余火气受诛问题的研究[J]. 阪仓笃秀. 史学集刊. 1998(02)
本文编号:3182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82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