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空间与图像:徽州宝纶阁彩画艺术考析

发布时间:2021-05-23 02:00
  徽州呈坎宝纶阁是明代徽州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家庙,其彩画以独特的装饰形式与建筑空间巧妙融为一体,是研究明代江南地区"包袱锦"彩画的典型范例。本文通过对宝纶阁的田野调查,从制度上探索其彩画的营造背景,从空间关系上分析宝纶阁彩画的分布秩序及形式特征,从图像中剖析社会转型期明代徽州彩画的审美风尚及匠作思想,为徽州明代彩画理论研究及传承保护提供资料及佐证。 

【文章来源】:装饰. 2019,(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礼制与形制——宝纶阁营造的制度背景分析
    1. 礼制的约束
    2. 理性的“逾制”
二、“包袱锦”彩画与空间视角、构件秩序的多方位共生
    1. 空间视角与心理环境
    2. 彩画与大木构件的构图组织及结构联系
三、江南织锦、《营造法式》对宝纶阁“包袱锦”彩画影响
四、宝纶阁“包袱锦”彩画图像特征
    1. 复杂而有序的图案形式与构图布局
    2. 彩画图像蕴涵的信仰和象征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徽州黟县古民居彩画艺术探析[J]. 黄成,陈娟.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5(03)
[2]江南明式彩画构图[J]. 陈薇.  古建园林技术. 1994(01)



本文编号:3202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02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3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