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在官民之间:清代贵州士绅与地方公益
发布时间:2021-06-01 21:54
清代,贵州各府、州、县逐渐完善了仓储和各类救济机构,地方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在此过程中,士绅协助地方官员,捐款捐物,积极参与社仓和义仓的设置管理,备荒赈济,并协同地方政府创办运营各类慈善机构,是地方公益的主要参与者。清代中后期,随着国政的衰败和地方政府管理的失效,贵州士绅的权力逐渐扩张,由士绅主导的民间救济活动不断兴起,成为地方公益事业的主要力量。贵州士绅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业,有利于地方的稳定,客观上保障了部分下层贫苦人民的基本生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扶贫济弱、安定社会的作用。
【文章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贵州士绅与仓储赈济
(一) 贵州士绅与备荒仓储。
(二) 贵州士绅与地方赈济。
三、贵州士绅与善堂
(一) 养济院。
(二) 尙节堂。
(三) 育婴堂和及幼堂 。
(四) 贵州士绅与其他善堂。
四、善在官民之间:清代贵州士绅参与地方公益的特点和意义
(一) 清代贵州士绅参与地方公益的特点。
(二) 清代贵州士绅参与地方公益的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清代社仓与义仓之差异看民间社会救济之增长[J]. 刘宗志. 中国农史. 2018(02)
[2]明清贵州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区域特征[J]. 严奇岩. 中国农史. 2009(04)
[3]清代慈善机构述论[J]. 岑大利. 历史档案. 1998(01)
本文编号:3210223
【文章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贵州士绅与仓储赈济
(一) 贵州士绅与备荒仓储。
(二) 贵州士绅与地方赈济。
三、贵州士绅与善堂
(一) 养济院。
(二) 尙节堂。
(三) 育婴堂和及幼堂 。
(四) 贵州士绅与其他善堂。
四、善在官民之间:清代贵州士绅参与地方公益的特点和意义
(一) 清代贵州士绅参与地方公益的特点。
(二) 清代贵州士绅参与地方公益的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清代社仓与义仓之差异看民间社会救济之增长[J]. 刘宗志. 中国农史. 2018(02)
[2]明清贵州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区域特征[J]. 严奇岩. 中国农史. 2009(04)
[3]清代慈善机构述论[J]. 岑大利. 历史档案. 1998(01)
本文编号:3210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10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