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别录》编撰方法与影响探析

发布时间:2021-06-02 21:49
  西汉刘向编撰的《别录》是我国第一本关于书籍提要性的著作,该书为我国书籍的分类提供了大致的构思,为其子刘歆编撰《七略》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图书目录学的发展。刘向在编撰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科学的校勘程序和编辑方法,为后代学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编书过程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来维护汉王朝的统治,也影响了后代学者的思想理念。以《别录》一书的编辑活动为核心,从刘向编书的原因、方法、思想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作为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书籍编辑活动所带来的学术成果及其影响。 

【文章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38(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一、刘向编撰《别录》的具体工作
    (一)刘向编书的原因
    (二)刘向编书的方法
        1. 组织起庞大且精干的编辑班子,使编辑活动有序的进行。
        2. 搜集不同的本子进行比较,删去重复的内容,进而确定全书的主要内容。
        3. 校雠全文、校正语句,编成高质量的本子。
        4. 杀青定稿,缮写上素。
        5. 确定书名及其含义。
        6. 首先加入了对作者生平以及思想的介绍。
        7. 评判书籍的价值。
    (三)刘向编书的思想
二、刘向编撰工作中对音乐典籍的关注及其影响
三、反思与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刘向父子琴论及其音乐史价值[J]. 王娜.  中国音乐学. 2018(03)
[2]论刘向校理图书典籍的开创性实践及其历史性贡献[J]. 曹明.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6(01)
[3]刘向文献编纂思想研究[J]. 李景文.  史学理论研究. 2014(01)
[4]汉初《礼记·乐记》的版本材料与成书问题[J]. 刘跃进,孙少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04)
[5]《别录》的亡佚及其辑本——《别录》考索之二[J]. 张涤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02)



本文编号:3210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10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5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