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徽州本土和域外对徽商形象认同的差异及其原因

发布时间:2021-06-25 06:50
  明代中叶以来,徽商异军突起,形成"无徽不成镇"的局面。但富甲一方的徽商,却在徽州本土和本土之外、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中被知识与文化精英们塑造成迥然不同的形象。通过对明清以来徽州本土和徽州域外知识暨文化精英、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迥然不同的徽商形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地域文化差异和地域歧视、文人穷酸清高和徽商暴富奢侈的鲜明对比与心理落差、徽州本土文献和域外文献记载的片面性,以及徽商自身客观存在的问题等因素,是造成徽州本土和域外精英、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对徽商形象建构与塑造的不一、难以取得共识和认同的重要原因。 

【文章来源】:学术界.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徽州本土精英及乡土文献对徽商的形象塑造
二、徽州域外文人学士笔下的徽商形象
三、徽州本土和域外对徽商形象认同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文献中“徽商”一词的初步考察[J]. 王振忠.  历史研究. 2006(01)
[2]徽商与明清时期的社会公益事业[J]. 卞利.  中州学刊. 2004(04)



本文编号:3248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48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1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