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尚书》明德思想与我国尚德文化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1-07-02 08:00
  《尚书》提出了"德"这个中华文化的关键元素,"明德"成为其重要的核心思想:在天命的思考方面,形成了"以德配天"的思想;在民情的关切方面,形成了"施民以德"的思想;在官员的配备方面,形成了"任人唯贤"的思想;在刑罚的使用方面,形成了"明德慎罚"的思想。《尚书》明德思想是我国尚德文化的源头,奠定了我国尚德文化形成的基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尚书》明德思想得到了儒家系统化的加工与完善。与《尚书》明德思想相对应,儒家形成了"天佑有德""倡导民德""修齐治平""德主刑辅"等尚德思想。明德逐渐成为全民追求的素质;普通民众明德的主体性得以实现;知识分子明德的使命感得以铸就;明德成为社会治理模式不变的精神内核。 

【文章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吕氏春秋》“德”观念论析——兼论对《老子》之“德”的继承发展[J]. 宗晓兰.  贵州社会科学. 2018(05)
[2]“德主刑辅”说的学说史考察[J]. 李德嘉.  政法论丛. 2018(02)
[3]论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J]. 张晋藩.  中国法学. 2018(02)
[4]“立德树人”的内涵:一种人学的解读[J]. 谢晓娟,张召鹏.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5]国家治理的政治文化基础:“德命”隐喻的视野[J]. 张善若,景怀斌.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3)
[6]德福如何一致?——荀子对儒家德福观的反思与进展[J]. 孙伟.  广西社会科学. 2018(02)
[7]《尚书》中的天人关系新探[J]. 王灿.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8]中华民族尚德精神与中国古典神话[J]. 金荣权.  江西社会科学. 2007(09)
[9]“尚德”:鲁迅人学的传统模式与现代意识[J]. 张福贵.  社会科学战线. 1998(05)



本文编号:3260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60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2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