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简所见张掖地区屯戍人口籍贯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6 12:30
西汉时期,张掖地区是沟通西域诸国,防范游牧民族入侵的军事要地。中央从内地各郡国与张掖郡当地征发了大量的人口到边境进行屯戍工作,常备人数大约在一万人左右,战时还会抽调更多的士兵来此作战。张掖地区作为屯戍人口的主要工作地点拥有数量众多的烽燧,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烽燧体系。简牍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地区大量的屯戍人口信息,就其籍贯而言,共涉及21个郡国、149县、561里,直接显示出西汉时期的基层县里设置。而上述郡国(除张掖郡外)形成了一个北至钜鹿郡、东到琅琊郡、西抵弘农郡、南达南阳郡的类似菱形状区域。这一区域全部位于关东地区,相信是受到了西汉时期政治局势的影响。由于受到这种影响,屯戍人口的爵位信息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虽然同属于关东地区,但是国家对于一些特殊郡国所施行的政策仍会因为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有所区别。21个郡国中河东、河南、南阳、颍川等地公乘爵位的数量与其所占比要高于其他郡国,出土屯戍人口信息最多的淮阳国(郡)与魏郡公乘的实际数量与所占比却非常低。不仅是因为河东、河南、南阳、颍川等地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也是因为这四郡农业与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其他地区。这种地域性差异直接造成...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绥和元年张掖郡匈奴‘斗入地’形势图
15图 1.2:额济纳河下游汉塞亭障分布图3上世纪,对这一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时所发现烽燧的设置与分布和陈先生的研1司马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第 3045 页。2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第 10 页。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第 322 页。
东郡 42 5 47梁国 49 11 60张掖郡 68 3 71魏郡 66 20 86淮阳郡(国) 62 34 96总计 467 152 619笔者集合了“肩水金关汉简”、“居延汉简”、“居延新简”等简牍,共到有明确屯戍人口籍贯信息的简牍 619 支。其中具体的基层县里设置信息于已悉,兹不赘述。仅就宏观的郡国区域而言,从上表可知,张掖地区的屯戍来自于弘农郡、河内郡、琅琊郡、昌邑国、平干国、大河郡、陈留郡、汝南郡鹿郡、颍川郡、上党郡、河南郡、济阴郡、南阳郡、河东郡、赵国、东郡、、张掖郡、淮阳郡(国)、魏郡等 21 个郡国。各郡国屯戍人口之间的数量系如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肩水金关汉简》所见田卒史料探析[J]. 姚磊. 中国农史. 2016(04)
[2]两汉赵国县邑乡里考[J]. 赵宠亮. 邯郸学院学报. 2015(03)
[3]汉代肩水塞的布防特点及历史价值[J]. 陶玉乐. 敦煌研究. 2015(03)
[4]百年来汉代戍卒研究综述——以汉简为中心[J]. 林献忠. 西域研究. 2015(02)
[5]秦汉时期的后土崇拜——兼论汾阴后土祠的建置背景[J]. 向晋卫,穆葳. 南都学坛. 2015(01)
[6]肩水金关汉简的赵地戍卒[J]. 黎明钊. 邯郸学院学报. 2014(04)
[7]A35大灣城遺址肩水都尉府説辨疑——兼論“肩水北部都尉”的官署問題[J]. 唐俊峰. 简帛. 2014(00)
[8]谈肩水金关汉简中的几个地名(二)[J]. 马孟龙.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4(02)
[9]汉代汤沐邑研究[J]. 薛瑞泽.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10]肩水金关汉简所见戍卒名籍考[J]. 杨延霞. 黑龙江史志. 2013(17)
硕士论文
[1]居延汉简所见戍、田卒服役制度研究[D]. 王耀辉.西北师范大学 2016
[2]汉代北方边城研究[D]. 赵虹波.中央民族大学 2013
[3]汉代居延戍卒研究[D]. 张朋军.郑州大学 2012
[4]汉代西北戍卒研究[D]. 伊传宁.西北师范大学 2011
[5]两汉颍川豪族研究[D]. 薛海波.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25777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绥和元年张掖郡匈奴‘斗入地’形势图
15图 1.2:额济纳河下游汉塞亭障分布图3上世纪,对这一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时所发现烽燧的设置与分布和陈先生的研1司马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第 3045 页。2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第 10 页。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第 322 页。
东郡 42 5 47梁国 49 11 60张掖郡 68 3 71魏郡 66 20 86淮阳郡(国) 62 34 96总计 467 152 619笔者集合了“肩水金关汉简”、“居延汉简”、“居延新简”等简牍,共到有明确屯戍人口籍贯信息的简牍 619 支。其中具体的基层县里设置信息于已悉,兹不赘述。仅就宏观的郡国区域而言,从上表可知,张掖地区的屯戍来自于弘农郡、河内郡、琅琊郡、昌邑国、平干国、大河郡、陈留郡、汝南郡鹿郡、颍川郡、上党郡、河南郡、济阴郡、南阳郡、河东郡、赵国、东郡、、张掖郡、淮阳郡(国)、魏郡等 21 个郡国。各郡国屯戍人口之间的数量系如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肩水金关汉简》所见田卒史料探析[J]. 姚磊. 中国农史. 2016(04)
[2]两汉赵国县邑乡里考[J]. 赵宠亮. 邯郸学院学报. 2015(03)
[3]汉代肩水塞的布防特点及历史价值[J]. 陶玉乐. 敦煌研究. 2015(03)
[4]百年来汉代戍卒研究综述——以汉简为中心[J]. 林献忠. 西域研究. 2015(02)
[5]秦汉时期的后土崇拜——兼论汾阴后土祠的建置背景[J]. 向晋卫,穆葳. 南都学坛. 2015(01)
[6]肩水金关汉简的赵地戍卒[J]. 黎明钊. 邯郸学院学报. 2014(04)
[7]A35大灣城遺址肩水都尉府説辨疑——兼論“肩水北部都尉”的官署問題[J]. 唐俊峰. 简帛. 2014(00)
[8]谈肩水金关汉简中的几个地名(二)[J]. 马孟龙.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4(02)
[9]汉代汤沐邑研究[J]. 薛瑞泽.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10]肩水金关汉简所见戍卒名籍考[J]. 杨延霞. 黑龙江史志. 2013(17)
硕士论文
[1]居延汉简所见戍、田卒服役制度研究[D]. 王耀辉.西北师范大学 2016
[2]汉代北方边城研究[D]. 赵虹波.中央民族大学 2013
[3]汉代居延戍卒研究[D]. 张朋军.郑州大学 2012
[4]汉代西北戍卒研究[D]. 伊传宁.西北师范大学 2011
[5]两汉颍川豪族研究[D]. 薛海波.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25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32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