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防腐败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8 16:20
  腐败问题造成清代河防河工修守失时、工程质量低劣,清廷投入巨资却收效甚微。为治理河防腐败问题,清朝采取了制定法规条例、加大惩贪力度、裁汰冗官冗员等措施,但这些举措或并未在实践层面真正得到落实,或执行了一段时间又再次松懈,导致腐败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文章来源】:史志学刊. 2019,(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河防中的腐败表现及其影响
    (一)腐败的表现
        1. 工程方面。
        2. 夫役管理方面。
        3. 人事方面。
    (二)腐败的影响
        1. 河工修守制度有名无实。
        2. 河官素质参差不齐,熟悉河务者寥寥无几。
        3. 河工经费日长,财政压力日增。
        4. 工程质量堪忧,堤防有名无实。
二、对腐败问题的治理
    (一)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过程监管
    (二)加大惩贪力度,震慑贪腐官员
    (三)裁汰冗官冗员,减轻财政负担
三、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河工贪冒考论[J]. 刘志松.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3)
[2]河堤上的腐败:乾嘉年间河务“全员贪污”[J]. 贾国静.  中国人大. 2016(21)
[3]清初河工腐败问题研究[J]. 金诗灿.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04)
[4]清代“保固制度”对我国建筑质量保障制度的启示[J]. 李志国,朱顺.  法学杂志. 2010(S1)
[5]论清代河工经费的管理[J]. 饶明奇.  甘肃社会科学. 2008(03)



本文编号:3330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330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a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