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武周时代女性政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11:01
本文关键词:后武周时代女性政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后武周时代是古代女性政治发展的中转时期,这一时期的女性政治发展不但沿袭此前女性政治发展轨迹而达到顶峰,而且还从根本上扭转了传统女性参政的“乱政”性质并使之走向规范化道路。因此,研究后武周时代女性政治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当时女性与政治关系的全面认识,从中梳理古代女性政治整体发展的逻辑演变,同时还可以为当今女性参政、政治改革以及女权主义运动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 后武周时代女性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它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唐朝在经过武则天的统治之后,整个社会政治环境非常有利于女性政治发展。后武周时代之前女性政治的影响、多元开放的社会文化、女性意识的高涨以及当时政治制度不稳定等因素都为女性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正是在这种历史前提下,后武周时代各个阶层的女性无不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参政的后妃不但结党营私以扩张私人势力,而且还可以在权力中枢机构中直接决策,同时她们还普遍具有“称帝情结”;以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为代表的参政公主则形成了空前绝后的“公主势力”,以至于左右当时的政局;宫廷中的宫人在后妃、公主干政的影响下参政尤为活跃,在频繁的宫廷政变中,她们往往成为被拉拢的对象。此外,其它社会阶层的女性,如和亲公主、宗教女性、官宦女性也是积极参政,并和上层女性一起掀起女性参政的高潮。 由于后武周时代前期女性干政曾给唐王朝统治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玄宗皇帝即位以后立即重整女性与政治的关系。他不但清除武则天的帝王政治象征以消除武周政权的历史痕迹和女祸影响,而且还重新调整后妃、公主及宗教女性与政治的关系,使其不能再祸乱朝政。与此同时,他还不遗余力地尊崇道教来夺取武韦时期佛教占领的宗教领导权,以增强李唐王朝的合法性。玄宗于开元十三年封禅泰山,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这次祭祀天地的大典来彻底清除女祸的痕迹及影响,同时向天下表明他的中兴之政。 由于后武周时代的历史阶段特殊性,因此这一时期的女性政治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就唐代女性参政而言,后武周时代无疑是一个转折时期;而在女性政治理论史中,后武周时代的女性称帝理论和武韦之祸理论更是占据着核心地位。鉴于后武周时代前期女性参政的负面教训以及后期唐玄宗的女性政治政策,后武周时代女性政治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但玄宗以后唐代诸帝,就是连宋代统治者也都以后武周时代的“武韦之祸”、“太平、安乐之祸”作为历史借鉴来严防女性乱政。有鉴于此,此后的女性政治发展基本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
【关键词】:后武周时代 女性 政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42
【目录】:
- 目录3-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7
- 一、女性政治环境17-45
- (一)后武周时代之前女性政治的影响17-20
- (二)多元开放的社会文化20-29
- 1. 唐前期上层统治者的政治宽容20-22
- 2. 儒释道多元思想下的女性政治22-29
- (三)女性意识的高涨29-36
- 1. 女性主体意识29-33
- 2. 女性政治意识33-36
- (四)政治制度不稳定36-45
- 1. 皇位继承不稳定36-39
- 2. 官僚制度不稳定39-45
- 二、女性政治参与45-73
- (一)后妃干政尤甚45-54
- 1. 结党营私45-47
- 2. 决策上层47-49
- 3. 称帝情结49-54
- (二)公主势力崛起54-62
- 1. 食封优厚55
- 2. 开府授官55-57
- 3. 参与宫廷政变57-59
- 4. 干预皇位继承59-62
- (三)宫人集团参政活跃62-65
- (四)其它阶层女性参政积极65-73
- 1. 和亲公主65-67
- 2. 宗教女性67-70
- 3. 官宦女性70-73
- 三、开元革新——重整女性政治73-105
- (一)清除武则天的帝王政治象征73-85
- 1. 定位“则天名号”74-76
- 2. 摧毁“政治建筑”76-80
- 3. 破除“政治神话”80-83
- 4. 废去“武氏帝陵”83-85
- (二)重建女性与政治的关系85-98
- 1. 规范宫廷女性与政治的关系85-89
- 2. 限制皇室公主与政治的关系89-92
- 3. 调整宗教女性与政治的关系92-98
- (三)再造唐命——“神权政治”的正名98-105
- 1. 尊崇道教——李唐皇室的“复兴”98-101
- 2. 开元封禅——大唐帝国的“中兴”101-105
- 四、女性政治的地位与影响105-137
- (一)女性政治的历史地位105-121
- 1. 在唐代女性参政史中的地位105-111
- 2. 在女性政治理论史中的地位111-121
- (二)女性政治的历史影响121-137
- 1. 对唐代女性政治的影响121-129
- 2. 对宋代女性政治的影响129-137
- 结语137-141
- 参考文献141-149
- 后记1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放,袁行霈;玉真公主考论——以其与盛唐诗坛的关系为归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李文才;;试论唐玄宗的后宫政策及其承继——《太平广记》卷224“杨贵妃”条引《定命录》书后[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赵澜;武则天时代的礼仪与政治[J];福建学刊;1998年02期
4 德格鲁特 ,庞政j;汉代以后巫术信仰述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斯特克曼·米切尔 ,张元林;评《七世纪末中国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意识》[J];敦煌研究;1990年04期
6 唐华全;论唐玄宗诛太平公主事[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7 唐华全;略论唐中宗时期的政治风云[J];河北学刊;1993年02期
8 罗春雄;论唐代的妇女参政[J];江汉论坛;1989年05期
9 段塔丽;北朝至隋唐时期女性参政现象透视[J];江海学刊;2001年05期
10 胡如雷;唐“开元之治”时期宰相政治探微[J];历史研究;199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后武周时代女性政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4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