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川陕之间人口互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9 00:46
明代川省瘟疫和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流向陕南地区,按照其从事职业,可分为三类进行研究:以从事农业种植为主的农业人口,以从事管理地方秩序和人才培养为主的官员,以贩运生活用品为主的商业人口;明代陕西人由于家境贫寒与赋役繁重进入四川,农业人口以军事屯垦为主,官员注重地方社会政务的管理,商业人口以贩卖农产品为主。清代四川人因为频繁的战争和瘟疫的流行进入陕南,根据职业将其划分为三类进行研究:农业人口进行山地的开垦,官员为地区社会的长治久安,商人会馆的建立为商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清代频繁的战争与自然灾害导致陕西人口流入四川。而按照进入四川的陕西人所从事的职业可分为三个方面:农业人口占总体入川人口绝对比例的;官员为川省的地方政务、刑狱管理、社会秩序的安定都做出贡献,商人在川省陕西会馆的建立,证明清代陕人入川的规模强大。最后文章围绕川陕人口交流中的清代川陕人口互动中政策转变的问题,清代陕南地区行政区划的变化以及明清川陕之间人口的互动对川陕两省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明清陕南地区行政区划的变迁是地方行政管理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为陕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明代川陕之间的人口互动
(一)明清川陕之间交通
1 金牛道
2 米仓道
3 荔枝道
(二)明代川人入陕情况
1 明代川人入陕原因分析
1.1 天灾:鼠疫
1.2 人祸:战争频繁
2 明代川人入陕的职业
2,1农业移民
2.2 官员
2.3 商人移民
3 明代川人入陕的意义
3.1 农业经济的发展
3.2 社会安定和人才培养
3.3 商品的流通
(三)明代陕人入川概况
1 明代陕人入川原因
1.1 家境贫寒
1.2 赋役繁重
2 明代陕人入川的职业构成
2.1 军事移民
2.2 官员
2.3 商业移民
3 明代陕人入川的意义
3.1 农业发展和地区安定
3.2 地区政务的管理和人才的培养
3.3 地区间商品的相互流通
二、清代川陕人口互动情况
(一)清代川人入陕概况
1 清代川人入陕的原因分析
1.1 战乱频繁
1.2 瘟疫和自然灾害
2 清代川人入陕的职业构成
2.1 农业移民
2.2 官员
2.3 商业移民
3 清代川人入陕的意义
3.1 农业水利的开发和山区土地的开垦
3.2 地方的长治久安和文化的发展
3.3 四川会馆促进商业的发展
(二)清代陕人入川概况
1 清代陕人入川的原因分析
1.1 起义军与政府之间的战争
1.2 自然灾害的频繁
2 清代陕人入川的职业构成
2.1 农业移民
2.2 官员
2.3 商业移民
3 清代陕人入川的意义
3.1 农业地理分布的扩大
3.2 社会秩序管理方式的转变
3.3 商业繁荣与文化的凝聚传承
三、明清时期川陕之间人口清代互动的问题
(一)清代川陕移民政策的转变
1 清代四川省移民政策的变迁
2 清代川人入陕的政策变化
3 清代川陕两省移民诉讼
(二)明清时期陕南行政区划的变迁
1 明代陕南地区行政变迁
2 清代陕南地区行政区划的变迁
(三)明清川陕之间人口互动的影响
1 经济影响
2 社会影响
3 文化影响
(四)明清川陕之间人口交流的经验和启示
1 经验政府主导
2 启示人与生态和谐相处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时期川陕移民开发的经验与启示[J]. 王敏,王永强. 现代企业. 2017(03)
[2]清代陕南地区移民对当地生态之影响[J]. 李楠.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1)
[3]明代秦巴山区流民的附籍与分布[J]. 张建民.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4]明清鄂西山区的移民与土地垦殖[J]. 杨国安. 中国农史. 1999(01)
[5]明代秦巴山区的封禁与流民集聚[J]. 张建民.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2)
[6]秦巴山地生态恶化贫困区历史成因分析[J]. 鲁西奇,蔡述明. 山地研究. 1996(03)
[7]明清三峡地区农业垦殖与农田水利建设研究[J]. 蓝勇. 中国农史. 1996(02)
[8]清代的垦殖政策与棚民活动[J]. 赵冈.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03)
[9]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J]. 蓝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02)
[10]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态和社会发展影响初探[J]. 蓝勇. 中国农史. 1993(01)
硕士论文
[1]清代巴山移民土著化研究[D]. 岳精柱.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63636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明代川陕之间的人口互动
(一)明清川陕之间交通
1 金牛道
2 米仓道
3 荔枝道
(二)明代川人入陕情况
1 明代川人入陕原因分析
1.1 天灾:鼠疫
1.2 人祸:战争频繁
2 明代川人入陕的职业
2,1农业移民
2.2 官员
2.3 商人移民
3 明代川人入陕的意义
3.1 农业经济的发展
3.2 社会安定和人才培养
3.3 商品的流通
(三)明代陕人入川概况
1 明代陕人入川原因
1.1 家境贫寒
1.2 赋役繁重
2 明代陕人入川的职业构成
2.1 军事移民
2.2 官员
2.3 商业移民
3 明代陕人入川的意义
3.1 农业发展和地区安定
3.2 地区政务的管理和人才的培养
3.3 地区间商品的相互流通
二、清代川陕人口互动情况
(一)清代川人入陕概况
1 清代川人入陕的原因分析
1.1 战乱频繁
1.2 瘟疫和自然灾害
2 清代川人入陕的职业构成
2.1 农业移民
2.2 官员
2.3 商业移民
3 清代川人入陕的意义
3.1 农业水利的开发和山区土地的开垦
3.2 地方的长治久安和文化的发展
3.3 四川会馆促进商业的发展
(二)清代陕人入川概况
1 清代陕人入川的原因分析
1.1 起义军与政府之间的战争
1.2 自然灾害的频繁
2 清代陕人入川的职业构成
2.1 农业移民
2.2 官员
2.3 商业移民
3 清代陕人入川的意义
3.1 农业地理分布的扩大
3.2 社会秩序管理方式的转变
3.3 商业繁荣与文化的凝聚传承
三、明清时期川陕之间人口清代互动的问题
(一)清代川陕移民政策的转变
1 清代四川省移民政策的变迁
2 清代川人入陕的政策变化
3 清代川陕两省移民诉讼
(二)明清时期陕南行政区划的变迁
1 明代陕南地区行政变迁
2 清代陕南地区行政区划的变迁
(三)明清川陕之间人口互动的影响
1 经济影响
2 社会影响
3 文化影响
(四)明清川陕之间人口交流的经验和启示
1 经验政府主导
2 启示人与生态和谐相处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时期川陕移民开发的经验与启示[J]. 王敏,王永强. 现代企业. 2017(03)
[2]清代陕南地区移民对当地生态之影响[J]. 李楠.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1)
[3]明代秦巴山区流民的附籍与分布[J]. 张建民.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4]明清鄂西山区的移民与土地垦殖[J]. 杨国安. 中国农史. 1999(01)
[5]明代秦巴山区的封禁与流民集聚[J]. 张建民.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2)
[6]秦巴山地生态恶化贫困区历史成因分析[J]. 鲁西奇,蔡述明. 山地研究. 1996(03)
[7]明清三峡地区农业垦殖与农田水利建设研究[J]. 蓝勇. 中国农史. 1996(02)
[8]清代的垦殖政策与棚民活动[J]. 赵冈.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03)
[9]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J]. 蓝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02)
[10]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态和社会发展影响初探[J]. 蓝勇. 中国农史. 1993(01)
硕士论文
[1]清代巴山移民土著化研究[D]. 岳精柱.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63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46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