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注《后汉书》的政治因素

发布时间:2021-11-17 23:39
  李贤注《后汉书》并非纯粹学术性活动。作为太子的政治人物身份,决定了李贤注《后汉书》除了学术因素外,还有更重要的政治因素,尤其与武则天政治地位的上升并对李贤太子地位产生威胁密切相关。分析李贤注《后汉书》背景中武则天政治地位上升轨迹的几个重要政治事件,可以看出李贤注《后汉书》的政治动因。李贤通过注《后汉书》,扩大声誉,抗衡武后的揽权威胁,巩固自己太子的权力地位。 

【文章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37(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李贤注《后汉书》的起讫时间
二、李贤注《后汉书》的政治背景:武则天政治地位的不断上升与权力威胁
    (一)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 获取权力的首要一步
    (二) 李弘被立为太子, 武后地位逐步稳固, 着手打击反武势力
    (三) 李弘撰《瑶山玉彩》, 武后以文化活动来巩固李弘太子地位以及自身皇后地位
    (四) 上官仪被杀事件, 标志武后地位牢固
    (五) 高宗欲逊位天后, 威胁太子地位权威, 为日后李贤与武则天的母子争权埋下隐因
    (六) 设“北门学士”, 武则天“分宰相之权”的同时架空太子李贤体制内权力地位
三、结语



本文编号:3501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501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d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