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皇权对监察独立的限制探析
发布时间:2021-11-18 13:06
唐代皇权对监察独立的限制,不仅体现在间接人事管理控制模式,最为关键也是最值得诟病的还表现在对监察程序及实质内容的直接控制。监察法独立性并不存在夯实的法制保障基础,加剧了皇权对监察独立性的限制。与明清相比,唐代监察权并未如后世成为皇权专制的工具,监察权保留了其一定空间的独立性。
【文章来源】: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29(0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唐代皇权对监察独立限制的理论与制度分析
(一)监察独立理论中的瑕疵
(二)皇权对监察权控制的制度表现
第一,皇帝决定监察官员的选任。
第二,皇帝决定监察官员的职业前途。
第三,皇帝直接参与监察程序,具有最高监察权。
二、唐代监察法制发展与监察独立的皇权限制
(一)唐代监察法体系问题
(二)唐代监察法的内在道德问题
第一,法律不具明确性。
第二,法律不具有稳定性。
三、唐代皇权对监察独立限制的时代特殊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异相监:法家理论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J]. 艾永明.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06)
[2]唐代“进状”、“关白”考[J]. 胡宝华. 中国史研究. 2003(01)
[3]论唐代的吏[J]. 张广达.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2)
本文编号:3502953
【文章来源】: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29(0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唐代皇权对监察独立限制的理论与制度分析
(一)监察独立理论中的瑕疵
(二)皇权对监察权控制的制度表现
第一,皇帝决定监察官员的选任。
第二,皇帝决定监察官员的职业前途。
第三,皇帝直接参与监察程序,具有最高监察权。
二、唐代监察法制发展与监察独立的皇权限制
(一)唐代监察法体系问题
(二)唐代监察法的内在道德问题
第一,法律不具明确性。
第二,法律不具有稳定性。
三、唐代皇权对监察独立限制的时代特殊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异相监:法家理论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J]. 艾永明.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06)
[2]唐代“进状”、“关白”考[J]. 胡宝华. 中国史研究. 2003(01)
[3]论唐代的吏[J]. 张广达.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2)
本文编号:3502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50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