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歆“助莽篡汉”再议

发布时间:2021-12-18 04:18
  刘歆"助莽篡汉"的说法自两晋以来渐次强化,至康有为而达鼎盛。钱穆等虽有辩证,但多流于片面或静止的思考和分析模式。需知,历史事物往往是动态的,而历史现象又往往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动态和复杂思维分析历史事物和现象。王莽从辅汉到篡汉,其野心渐次昭彰。而刘歆对王莽的态度也随之相应变化:从辅佐、内惧而走向背离。以王莽"居摄"为界标,之前,刘歆倡立古文、扼制谶纬、发明五德终始等辅莽助莽乃至媚莽的行为都是为了"助莽安汉"。之后,随着王莽篡政野心暴露,刘歆也由助莽到"内惧",最终走向背莽叛莽。从刘歆生平及其与王莽的关系变化看,刘歆"助莽安汉"是真,"助莽篡汉"是假。至于刘歆的理论和行为被王莽假借用以篡汉,则并非刘歆本意。毕竟,主观"故意"与客观"非故意"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9(02)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扼制“更受命”
二、倡立古文经
三、倡导“新五德”
四、与王莽关系及其演化
五、皇族出身与士人性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德终始说”之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以王莽代汉立新为中心的讨论[J]. 曹婉丰.  中州学刊. 2017(02)
[2]刘歆谋反事件考论[J]. 赵国华.  史学月刊. 2016(05)
[3]《左传》先秦传授世系再议[J]. 陈鸿超.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6(02)
[4]刘歆《遂初赋》的创作背景与赋史价值[J]. 徐华.  文学遗产. 2013(03)
[5]《春秋纬》成书考[J]. 徐栋梁,曹胜高.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6]国君与庶民同谴 制度与教化并行——董仲舒长治久安思想要义[J]. 朱松美.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5)

博士论文
[1]汉代《春秋纬》研究[D]. 刘明.河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41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541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0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