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所见乾隆年间的“丢包诈骗”及处罪
发布时间:2021-12-18 15:21
"丢包诈骗"是一种古老而又简单的诈骗方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记录乾隆年间"丢包诈骗"及处罪的三件档案,所描述的诈骗方式均大同小异:由数人组成团伙,以"丢包"为手段,设下陷阱,引诱行客,达到诓取行人银物的目的。呈现出这一诈骗方式,在乾隆年间已从内地蔓延到边疆,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甚至形成了二十余人的团伙,在直隶各地作案数起,所获脏银数量巨大,受害者众,社会危害很大。揭示清廷对"丢包诈骗",从最初"依掏摸律,照窃盗计脏科断",发展到"照白昼抢夺人财物例治罪,刺字",不断加重其处罪的发展变化。
【文章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9,35(02)
【文章页数】:6 页
本文编号:3542666
【文章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9,35(02)
【文章页数】:6 页
本文编号:3542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54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