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江南小农的家庭生产与经济生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9 02:11
自唐宋以来,江南地区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区。这儿地理环境优越,适合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到了明清时期,棉、桑、稻最终成为当地农民的最佳选择,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对集中而又相互调剂的三种农作区。那时,就小农家庭的生产方式来说,已经突破了原来“男耕女织”的传统模式,不论是在大田耕作还是在家庭纺织方面,“夫妇并作”的现象在当时江南乡村的农家劳动中已经非常普遍了。这种夫妇共同参与的生产方式使得农妇的劳动不仅摆脱了原来“内职”的性质,而且随着当时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家庭生产中,其纺织劳动已经从原来的辅助地位上升到了主要地位。明清江南小农家庭的农夫农妇,虽然终年劳作,但在当时江南封建租赋的压榨之下,仍然摆脱不了艰难的处境,过着贫困的生活。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的主旨和内容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明清江南小农家庭的耕作环境
第一节 优越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三种农作区的分布
第二章 明清江南小农家庭的生产方式
第一节 传统型“男耕女织”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江南小农家庭生产方式的多样性
一、大田耕作中的“夫妇并作”
二、家庭纺织中的“夫妇并作”
三、其他经济活动
第三节 江南农妇养蚕、纺织劳动评析
一、江南农妇劳动的艰辛
二、江南农妇劳动重要性的加强
三、江南农妇纺织劳动性质的改变
第三章 明清江南小农家庭的生产规模
第一节 江南小农家庭的耕作能力
第二节 江南小农家庭的纺织能力
第四章 明清江南小农家庭的经济生活
第一节 江南小农家庭的年收入
一、农耕收入
二、纺织收入
第二节 江南小农家庭的年支出
一、生产性支出
二、消费性支出
第三节 江南小农家庭经济生活质量评估
主要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族古代男耕妇织经济结构论[J]. 徐杰舜. 柳州师专学报. 2001(04)
[2]清代江南农村经济发展释例[J]. 方行. 中国农史. 1999(01)
[3]从“夫妇并作”到“男耕女织”——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一[J]. 李伯重.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6(03)
[4]明清江南重赋问题述论[J]. 范金民.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6(03)
[5]清代江南农民的消费[J]. 方行.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6(03)
[6]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J]. 方行.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6(01)
[7]“人耕十亩”与明清江南农民的经营规模──明清江商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五[J]. 李伯重. 中国农史. 1996(01)
[8]明清江南农业劳动中妇女的角色、地位[J]. 王仲. 中国农史. 1995(04)
[9]“天”、“地”、“人”的变化与明清江南的水稻生产[J]. 李伯重.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4(04)
[10]清前期南方稻作区的粮食生产[J]. 郭松义.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4(01)
本文编号:3543580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的主旨和内容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明清江南小农家庭的耕作环境
第一节 优越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三种农作区的分布
第二章 明清江南小农家庭的生产方式
第一节 传统型“男耕女织”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江南小农家庭生产方式的多样性
一、大田耕作中的“夫妇并作”
二、家庭纺织中的“夫妇并作”
三、其他经济活动
第三节 江南农妇养蚕、纺织劳动评析
一、江南农妇劳动的艰辛
二、江南农妇劳动重要性的加强
三、江南农妇纺织劳动性质的改变
第三章 明清江南小农家庭的生产规模
第一节 江南小农家庭的耕作能力
第二节 江南小农家庭的纺织能力
第四章 明清江南小农家庭的经济生活
第一节 江南小农家庭的年收入
一、农耕收入
二、纺织收入
第二节 江南小农家庭的年支出
一、生产性支出
二、消费性支出
第三节 江南小农家庭经济生活质量评估
主要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族古代男耕妇织经济结构论[J]. 徐杰舜. 柳州师专学报. 2001(04)
[2]清代江南农村经济发展释例[J]. 方行. 中国农史. 1999(01)
[3]从“夫妇并作”到“男耕女织”——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一[J]. 李伯重.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6(03)
[4]明清江南重赋问题述论[J]. 范金民.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6(03)
[5]清代江南农民的消费[J]. 方行.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6(03)
[6]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J]. 方行.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6(01)
[7]“人耕十亩”与明清江南农民的经营规模──明清江商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五[J]. 李伯重. 中国农史. 1996(01)
[8]明清江南农业劳动中妇女的角色、地位[J]. 王仲. 中国农史. 1995(04)
[9]“天”、“地”、“人”的变化与明清江南的水稻生产[J]. 李伯重.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4(04)
[10]清前期南方稻作区的粮食生产[J]. 郭松义.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4(01)
本文编号:3543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54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