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三国志·作木牛流马法》复原木牛流马

发布时间:2022-01-15 22:09
  木牛以形造,流马以尺造。在符合历史文献记载的基础上,复原模型参考分析了其它相关的约束要素,例如容积要求、功能要求、制作技艺、结构坚固程度、不跨越历史等,完整地表达了复原思路,解剖了与历史记载相对应的结构形态,完成了木牛流马表达模型的复原研究过程。 

【文章来源】: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9,35(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木牛的复原设计
    1.1 整体外观形制的设计
    1.2 一脚四足的设计
        1.2.1 两级杠杆仿步行结构的设计
        1.2.2 托架和中央一脚的收放结构
    1.3 牛舌机关的设计
        1.3.1 护板、系缆柱和缰绳走向
        1.3.2 牛舌缠绕控制机关的设计
    1.4 轮步行双功能足的设计
2 流马的复原设计
    2.1 框架、轮轴与落杆制动组件
        2.1.1 框架与轮轴
        2.1.2 落杆制动组件(三脚杠)
    2.2 马型罩组件
    2.3 马鞍与轮、辖组件
    2.4 箱体组件
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木牛流马法》版本选择与解读[J]. 曹励华,邹慧君.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9(03)
[2]坚定文化自信,创建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科学理论与方法初探[J]. 邹慧君,梁庆华.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9(01)
[3]木牛流马结构与功能的再现[J]. 曹励华,吴巧静.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9(03)
[4]从褒斜道路况探“流马”功能[J]. 刘洁.  四川文物. 2003(04)
[5]文献考古方法论刍议[J]. 何驽.  华夏考古. 2002(01)
[6]我国独轮车的创始时期应上推到西汉晚年[J]. 刘仙洲.  文物. 1964(06)



本文编号:3591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591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4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