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野下探究苏轼的人格精神
发布时间:2022-01-17 10:4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苏轼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人生境界和人格精神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苏轼有着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广种草木,同情动物,善待他人;有着穷达皆适的超旷精神,一生济民救世,追求内心的安适和自由;有着性命自得的自然精神,在性情深处抵达了与天同一的生存至境。苏轼有机和谐的人格精神,对于当下身处生态时代的人们的人格建构,将会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意义。
【文章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仁爱万物
二、经世济民
三、性命自得
四、苏轼人格精神的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仁学的生态意义与价值[J]. 蒙培元. 中国哲学史. 2007(01)
[2]从艺术心理到精神生态[J]. 鲁枢元,夏中义. 文艺理论研究. 1996(05)
本文编号:3594581
【文章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仁爱万物
二、经世济民
三、性命自得
四、苏轼人格精神的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仁学的生态意义与价值[J]. 蒙培元. 中国哲学史. 2007(01)
[2]从艺术心理到精神生态[J]. 鲁枢元,夏中义. 文艺理论研究. 1996(05)
本文编号:3594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594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