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左传》在周礼研究中的文献价值
发布时间:2022-01-19 23:58
《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左传》通过详载历史事件和人物言行,表现出春秋时期生动具体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周礼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左传》中更具有突出的反映。本文以《左传》所载历史事件和人物语言为研究基础,以其中反映出的周礼为研究对象,比对相关史书及典籍文献,参考、借鉴前人诸多研究成果,对《左传》所反映出来的周礼在春秋时期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演变,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以期能够为周礼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具体生动的文献佐证。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分别从春秋时期是宗周社会的延续和鲁国的文化特质两方面,论述了《左传》对周礼基本精神的继承问题。第二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左传》维护了周礼等级制度的意识、阐述了周礼诚信为本的理念、揭示了周礼倡导恭敬的本质、展现了周礼在春秋时期的具体应用情况等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左传》在周礼研究中的文献价值。《左传》通过大量历史事件和人物语言的记录,形象地将周礼显示出来,使其内涵由朦胧到清晰,生动具体、有血有肉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第二部分集中论述了《左传》针对历史事件直接表达作者遵循周礼的态度这一问题...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左传》承继了周礼的精神
一.春秋时期沿袭了周礼的基本精神
二.鲁文化是宗周礼乐文明的嫡传
第二章.《左传》涉及周礼内容面面观
一.借详载史事来揭示周礼的精神实质
(一).维护了周礼等级制度的意识
(二).阐述了周礼诚信为本的理念
(三).揭示了周礼倡导恭敬的本质
(四).展现了周礼在春秋时期的具体应用
三.针对历史事件直接表达作者遵循周礼的态度
(一).叙事中加以评论,并提出理论依据
(二).以"君子曰"的方式直抒己见
第三章.《左传》展现了周礼在春秋时期的演变
一.周礼在春秋时期的演变
二.《左传》作者对周礼在春秋时期发生演变的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左传》之“非礼”窥探[J]. 邵英.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2]从《左传》看中国古代“礼”的演变[J]. 谢志勇. 宜春学院学报. 2004(03)
[3]从《左传》看春秋的礼治思想[J]. 卓智玉.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0(01)
[4]就《左传》论春秋时期礼的价值取向与共同特征[J]. 叶友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2)
[5]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J].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5)
[6]先秦礼学的历史轨迹[J]. 商国君.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4)
[7]“射礼”源流考[J]. 姜楠.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6)
[8]论西周春秋的婚姻礼仪及其社会功能[J]. 张彦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2)
[9]古代的礼制[J]. 李唐. 唐都学刊. 1990(01)
[10]鲁国的经济特点与儒家的重农思想[J]. 杨朝明. 孔子研究. 1989(04)
本文编号:3597809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左传》承继了周礼的精神
一.春秋时期沿袭了周礼的基本精神
二.鲁文化是宗周礼乐文明的嫡传
第二章.《左传》涉及周礼内容面面观
一.借详载史事来揭示周礼的精神实质
(一).维护了周礼等级制度的意识
(二).阐述了周礼诚信为本的理念
(三).揭示了周礼倡导恭敬的本质
(四).展现了周礼在春秋时期的具体应用
三.针对历史事件直接表达作者遵循周礼的态度
(一).叙事中加以评论,并提出理论依据
(二).以"君子曰"的方式直抒己见
第三章.《左传》展现了周礼在春秋时期的演变
一.周礼在春秋时期的演变
二.《左传》作者对周礼在春秋时期发生演变的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左传》之“非礼”窥探[J]. 邵英.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2]从《左传》看中国古代“礼”的演变[J]. 谢志勇. 宜春学院学报. 2004(03)
[3]从《左传》看春秋的礼治思想[J]. 卓智玉.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0(01)
[4]就《左传》论春秋时期礼的价值取向与共同特征[J]. 叶友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2)
[5]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J].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5)
[6]先秦礼学的历史轨迹[J]. 商国君.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4)
[7]“射礼”源流考[J]. 姜楠.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6)
[8]论西周春秋的婚姻礼仪及其社会功能[J]. 张彦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2)
[9]古代的礼制[J]. 李唐. 唐都学刊. 1990(01)
[10]鲁国的经济特点与儒家的重农思想[J]. 杨朝明. 孔子研究. 1989(04)
本文编号:3597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59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