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人山水画中的耕田形象解读
发布时间:2022-01-24 13:28
耕田是明代文人山水画中经常出现的形象,并与文人画中的艺术旨趣和笔墨形式相结合。"耕隐"是一种躬耕生活与隐逸理想相结合的处世观念,明代文人画家多以耕田描绘隐逸之境;在山水纪游图中,耕田亦作为常见景观得到文人画家的大量描绘,以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而耕田形象表现图式和笔墨语言的形成与《耕织图》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耕隐主题、山水纪游图以及《耕织图》的三个方面,探讨耕田形象在明代文人山水画中的艺术特征及其图式来源。
【文章来源】:美术学报. 2019,(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2?[明]唐寅《守耕图》(局部)32.2x99.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表现耕隐主题的文人山水画,极大地影响了明代文人山水画中对耕田形象的图式表现
〇34???019.0??实术学报?ART?JOURNAL??图3?[明]沈周《草庵纪游图》29.5x155cm上海博物馆藏??现了极具娱乐性质的世俗生活:相比而言,五代宋元画家则注重对现实困境的超越,营造的山水??意境“可赏而不可居”,而明代文人更多的是着眼于现实的享受,塑造“可赏亦可居”的生活空??间,“他们观照山水的着眼点在于山水对个体生命的精神价值、山水调摄生理与平衡心理的养生??价值、还有娱情适性的审美价值,而不大注意从山水中寻求道德底蕴”?11111:??另一类耕田形象则主要存于园林题材绘画中,其出现频率极高,如沈周的《草庵纪游图》??(图3?)、《虎丘图册》《东庄图册》,沈士充的《郊园十二景》、陈廉的《郊园小景》、钱毂??的《定慧禅院图》等沈周交友甚广,常与友人雅集聚会或同游胜景,因此创作了大量的纪游??图。《草庵纪游图》是弘治十年(1497?)沈周应草庵僧人之请而作,在此卷的题诗中,详尽描??述了游历草庵之所见所感,如房舍、水流、石塔、木桥等,却没有对耕田的描述,仅有“竹树??丛邃,极类村落间”的环境描写,而在画面中左侧却绘有大片耕田,并有田埂穿插其间,占据??长卷三分之一之多;显然,对于沈周来说,草庵周边的耕田景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图??中的耕田形象正是对记忆中"极类村落间”的有效概括,并烘托出了桃源般的田园景致。??农耕文化,作为古代农耕社会中的传统理念,深刻影响着明代江南园林的筑园活动,成为??明代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世懋(1536-1588)在筑造园林“澹圃”时即有一片以“学??稼”为主题的区域,其兄王世贞在《澹圃记》中写道:“入门则作往若广莫,不荣不阶,筑之??冯冯,以为收获场耳。轩三
RESEARCH?ON?ANCIENT?ART?HISTORY??古代美木史研究??〇35??俗场景的诗意图中同样可以看到此种审美意趣的延伸唐寅的《江南??农事图》在画面的前景和远景中绘有大面积耕田,并有劳作者耕作??其间。此外还有渔夫撒网、文人游赏等一系列乡村生活场景,展现出??一片江南水乡田园之景。画面上方亦有题诗对此情景加以突出:“四??月江南农事兴。抠麻浸谷有常程。莫言娇细全无事。一夜缲车响到??明。”?一方面唐寅对乡间农事的疾苦表现出深刻的怜惘,而另一方面??则展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图中村舍间携琴游赏的文人雅士实际上??正是对唐寅本人的真实写照。另有文嘉(1501-1583)的《村径稻??香图轴》亦以耕田作为画面的主要构成部分,营造出一片江南乡村景??致。陶渊明的诗文建立了一个超越世俗、与世无争的理想家园和宁静??恬淡的精神世界,始终影响着文人画家的美学追求,耕田恰恰成为文??人追寻这种山水田园之趣的符号象征,耕田形象不再仅仅是对耕作劳??动的现实性反映,更多的是作为文人理想田园生活的情感寄托。??三、“耕织为业,不废诵与弦”:明代文人画与《耕织图》??丨12|高居耠.黄晓、刘珊珊:1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6年,第223页。??|13|此图源自_农器图谱::明嘉靖刻本(1530).根据王毓瑚??先生的考证.嘉靖刻本较为忠实于元代旧本.改动较少-因此??其中与耕田有关的插图样式就极有可能早于唐寅.并在此种??图式的流传过程中.得到*寅等文人画家的关注。王統瑚校:??(校者说明>,《王祯农书>,农业出版杜.1981年,第丨-17??页。??丨14|虞集題?‘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桃源图》题材绘画解读[J]. 赵琰哲. 艺术设计研究. 2011(04)
[2]晚明旅游者的精神世界探析[J]. 王欣,孙天胜. 旅游学刊. 2010(01)
[3]“探幽缩图”中的“耕织图”与高野山遍照尊院所藏“织图”——关于中国农书“耕织图”的流传及其影响(补遗之一)[J]. 渡部武,吴十洲. 农业考古. 1991(03)
本文编号:3606657
【文章来源】:美术学报. 2019,(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2?[明]唐寅《守耕图》(局部)32.2x99.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表现耕隐主题的文人山水画,极大地影响了明代文人山水画中对耕田形象的图式表现
〇34???019.0??实术学报?ART?JOURNAL??图3?[明]沈周《草庵纪游图》29.5x155cm上海博物馆藏??现了极具娱乐性质的世俗生活:相比而言,五代宋元画家则注重对现实困境的超越,营造的山水??意境“可赏而不可居”,而明代文人更多的是着眼于现实的享受,塑造“可赏亦可居”的生活空??间,“他们观照山水的着眼点在于山水对个体生命的精神价值、山水调摄生理与平衡心理的养生??价值、还有娱情适性的审美价值,而不大注意从山水中寻求道德底蕴”?11111:??另一类耕田形象则主要存于园林题材绘画中,其出现频率极高,如沈周的《草庵纪游图》??(图3?)、《虎丘图册》《东庄图册》,沈士充的《郊园十二景》、陈廉的《郊园小景》、钱毂??的《定慧禅院图》等沈周交友甚广,常与友人雅集聚会或同游胜景,因此创作了大量的纪游??图。《草庵纪游图》是弘治十年(1497?)沈周应草庵僧人之请而作,在此卷的题诗中,详尽描??述了游历草庵之所见所感,如房舍、水流、石塔、木桥等,却没有对耕田的描述,仅有“竹树??丛邃,极类村落间”的环境描写,而在画面中左侧却绘有大片耕田,并有田埂穿插其间,占据??长卷三分之一之多;显然,对于沈周来说,草庵周边的耕田景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图??中的耕田形象正是对记忆中"极类村落间”的有效概括,并烘托出了桃源般的田园景致。??农耕文化,作为古代农耕社会中的传统理念,深刻影响着明代江南园林的筑园活动,成为??明代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世懋(1536-1588)在筑造园林“澹圃”时即有一片以“学??稼”为主题的区域,其兄王世贞在《澹圃记》中写道:“入门则作往若广莫,不荣不阶,筑之??冯冯,以为收获场耳。轩三
RESEARCH?ON?ANCIENT?ART?HISTORY??古代美木史研究??〇35??俗场景的诗意图中同样可以看到此种审美意趣的延伸唐寅的《江南??农事图》在画面的前景和远景中绘有大面积耕田,并有劳作者耕作??其间。此外还有渔夫撒网、文人游赏等一系列乡村生活场景,展现出??一片江南水乡田园之景。画面上方亦有题诗对此情景加以突出:“四??月江南农事兴。抠麻浸谷有常程。莫言娇细全无事。一夜缲车响到??明。”?一方面唐寅对乡间农事的疾苦表现出深刻的怜惘,而另一方面??则展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图中村舍间携琴游赏的文人雅士实际上??正是对唐寅本人的真实写照。另有文嘉(1501-1583)的《村径稻??香图轴》亦以耕田作为画面的主要构成部分,营造出一片江南乡村景??致。陶渊明的诗文建立了一个超越世俗、与世无争的理想家园和宁静??恬淡的精神世界,始终影响着文人画家的美学追求,耕田恰恰成为文??人追寻这种山水田园之趣的符号象征,耕田形象不再仅仅是对耕作劳??动的现实性反映,更多的是作为文人理想田园生活的情感寄托。??三、“耕织为业,不废诵与弦”:明代文人画与《耕织图》??丨12|高居耠.黄晓、刘珊珊:1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6年,第223页。??|13|此图源自_农器图谱::明嘉靖刻本(1530).根据王毓瑚??先生的考证.嘉靖刻本较为忠实于元代旧本.改动较少-因此??其中与耕田有关的插图样式就极有可能早于唐寅.并在此种??图式的流传过程中.得到*寅等文人画家的关注。王統瑚校:??(校者说明>,《王祯农书>,农业出版杜.1981年,第丨-17??页。??丨14|虞集題?‘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桃源图》题材绘画解读[J]. 赵琰哲. 艺术设计研究. 2011(04)
[2]晚明旅游者的精神世界探析[J]. 王欣,孙天胜. 旅游学刊. 2010(01)
[3]“探幽缩图”中的“耕织图”与高野山遍照尊院所藏“织图”——关于中国农书“耕织图”的流传及其影响(补遗之一)[J]. 渡部武,吴十洲. 农业考古. 1991(03)
本文编号:3606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60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