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时期河东三姓入关考实
发布时间:2022-02-17 15:31
河东三姓与关中政权的深厚渊源奠定了其列于关中郡姓的基础。考之于史,参与魏、周及隋政权的河东三姓房支众多,他们的来源地域、入关时间、入关背景、入关后的处境等各不相同。北魏分裂之际,河东三姓在北房支是否入关与他们的活动地域、所属阵营、宗族基础有关,南方房支则大多在国破地失之后以败俘身份入关。较早入关的房支为西魏北周在东西对峙中后来居上增添助力,也奠定了河东三姓在关中政权中的核心地位。旧齐房支及南方房支虽然入关较晚,但在早入关族人的提携和家族名望的荫庇下,处境比其他地域的旧齐士人、南方士人较好。他们的入关扩充了河东三姓在关中的人口数量,并对西魏北周、隋朝的政治秩序、制度文化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各房支在关中形成合力,共同助推家族势力的成长壮大。
【文章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2019,38(04)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河东三姓在北房支入关
二、河东三姓在南房支入关
三、河东三姓入关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礼遇与怀柔:江南士人流寓隋朝的文教事功——以新出隋大业十三年《包恺墓志》为中心[J]. 周晓薇,王其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2]隋初“关中本位”文化政策与江南的反叛[J]. 贾发义.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3]永嘉乱后关中郡姓的地域选择与家族发展[J]. 宋艳梅.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5(03)
[4]论“尚文”风气北传对隋及唐初统治阶层的影响[J]. 陈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5]略论隋代南方政治集团在政权结构中的嬗变[J]. 郭林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6]河东士族归入“关中郡姓”考释——以河东裴氏为个案[J]. 李永康,张彩琴. 运城学院学报. 2005(01)
[7]“关中郡姓”辨析[J]. 李浩. 历史研究. 2000(05)
[8]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J]. 王永平. 历史研究. 1995(01)
本文编号:3629659
【文章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2019,38(04)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河东三姓在北房支入关
二、河东三姓在南房支入关
三、河东三姓入关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礼遇与怀柔:江南士人流寓隋朝的文教事功——以新出隋大业十三年《包恺墓志》为中心[J]. 周晓薇,王其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2]隋初“关中本位”文化政策与江南的反叛[J]. 贾发义.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3]永嘉乱后关中郡姓的地域选择与家族发展[J]. 宋艳梅.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5(03)
[4]论“尚文”风气北传对隋及唐初统治阶层的影响[J]. 陈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5]略论隋代南方政治集团在政权结构中的嬗变[J]. 郭林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6]河东士族归入“关中郡姓”考释——以河东裴氏为个案[J]. 李永康,张彩琴. 运城学院学报. 2005(01)
[7]“关中郡姓”辨析[J]. 李浩. 历史研究. 2000(05)
[8]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J]. 王永平. 历史研究. 1995(01)
本文编号:3629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6296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