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巴蜀地区的巫觋信仰与崇祀祠庙

发布时间:2022-03-10 14:37
  两宋时期,巴蜀地区巫风盛行,巫觋和祠神信仰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病、求子、祛除自然灾害等。巫觋及其依附的神祠聚敛钱财,甚至对地方政权构成了潜在的危险,招致了朝廷至地方的打压。同时,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官员积极引导百姓信医不信巫,并树立有利于道德秩序和政治伦理建设的正祀之神。 

【文章来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41(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尚巫觋、事祠庙:巴蜀地区的地方信仰
二、俗世社会的欲念对巴蜀地区信仰的危害
三、治巫双途:严厉打击与教民饵药
    1. 中央与地方政权强势打压
    2. 中央至地方政府都引导人们从医问药
四、树正祀之神:官府主导下的祠庙修葺
五、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祠神、先贤、名宦:射洪神信仰的嬗变与衰落[J]. 陈晔.  兰州学刊. 2017(12)
[2]宋代陆使君信仰研究——兼论蜀三大神合祀的区域祠神整合[J]. 陈晔.  江西社会科学. 2016(02)
[3]科举守护神“文昌梓潼帝君”及其社会文化意义[J]. 祝尚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4]宋代的二郎神崇拜[J]. 胡小伟.  世界宗教研究. 2003(02)



本文编号:3645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645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b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