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自然灾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8 20:52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一个多发期。其自然灾害的数量和频率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两汉京师和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东汉时期,江南的自然灾害日益增多;自然灾害的链发性,加重了其破坏性;自然灾害的成因,既有不可抵抗的自然因素,又和此时的气候变迁有关;当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气候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秦汉时期的救荒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它充分表现了秦汉时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两汉的救灾能力远远高于秦;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加之吏治的腐败,秦汉时期的救灾效果并不理想,灾后的人民群众只得忍饥挨饿,甚至沦为流民进而举起反抗旗帜。 秦汉时期的灾异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又给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灾异思想继承了“百家争鸣”的思想传统,又是东汉末年社会批判思潮的肇始。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部分: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分类研究
一、 秦汉时期的水灾
二、 秦汉时期的旱灾
三、 秦汉时期的地震灾害
四、 秦汉时期的虫灾
五、 秦汉时期的雪霜寒冻灾
六、 秦汉时期的雹灾
七、 秦汉时期的疫灾
八、 秦汉时期的风灾
第二部分: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综合研究
一、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史料记载的基本特征
二、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的总量与频度
三、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
四、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的分断研究
五、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的链发性
六、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成因分析
第三部分: 秦汉时期救灾研究
一、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用
二、 秦汉时期的防灾救灾措施
三、 秦汉时期救灾能力评价
第四部分: 秦汉时期灾异思想研究
一、 秦汉灾异思想盛行的原因
二、 灾异说在两汉的发展历程
三、 灾异说对秦汉社会的影响
参考文献与论著
后记
本文编号:3672208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部分: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分类研究
一、 秦汉时期的水灾
二、 秦汉时期的旱灾
三、 秦汉时期的地震灾害
四、 秦汉时期的虫灾
五、 秦汉时期的雪霜寒冻灾
六、 秦汉时期的雹灾
七、 秦汉时期的疫灾
八、 秦汉时期的风灾
第二部分: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综合研究
一、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史料记载的基本特征
二、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的总量与频度
三、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
四、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的分断研究
五、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的链发性
六、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成因分析
第三部分: 秦汉时期救灾研究
一、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用
二、 秦汉时期的防灾救灾措施
三、 秦汉时期救灾能力评价
第四部分: 秦汉时期灾异思想研究
一、 秦汉灾异思想盛行的原因
二、 灾异说在两汉的发展历程
三、 灾异说对秦汉社会的影响
参考文献与论著
后记
本文编号:3672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67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