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时期诸政权立国择都的地缘政治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8 18:22
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诸族多选择在北方边疆的山川形胜之地定都建国,比如汉赵国起于吕梁山西侧的黄土高原,慕容部据辽西大凌河谷而由弱变强。但不是所有的山川形胜都能为民族发展提供庇护,诸族首领选择的多是那些偏离周围强大政权尤其是中原政权的浅山河谷地带。如因坚持在蛮汉山下的盛乐发展,拓跋鲜卑所建代国才得以数次中兴;亡国之余的乞伏鲜卑因选择在洮西大夏河谷复国终于称霸西北;据湟水谷地立国的南凉却因过早将国力集中于河西走廊而迅速灭亡。可见,北方边疆上的山麓河谷对诸游牧民族的发展壮大有重要意义。这对拉铁摩尔的边疆"贮存地"假说是有益的补充。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弱者的选择:汉赵、前燕据山川立国
1.汉赵国前期的迁都及其军事背景
2.慕容鲜卑立国于辽西山地
二 固守盛乐与南下“灅源”:浅析代国时期拓跋部的南线战略
三 避险而居:论夏国、西秦与南凉择都之得失
四 余 论
本文编号:3738154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弱者的选择:汉赵、前燕据山川立国
1.汉赵国前期的迁都及其军事背景
2.慕容鲜卑立国于辽西山地
二 固守盛乐与南下“灅源”:浅析代国时期拓跋部的南线战略
三 避险而居:论夏国、西秦与南凉择都之得失
四 余 论
本文编号:3738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73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