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晚明士绅社会形成之再观察——以休宁仰山为例

发布时间:2023-08-09 19:08
  仰山地处休宁僻壤,以宝公祠、龙湫求雨闻名周边。后经火灾,毁于一旦。明隆庆三年,在程、吴、毕宗族与地方僧人合力下,重建仰山。万历十二年,性觉、性玉重新规划仰山,增强仰山佛教底蕴,获得官方封赠。在僧人文石、遍空、夜台以及文人士绅的帮助下,仰山由一个荒芜之地、权力空地,变成了以佛教为中心,程氏、吴氏主导,地方官府引导,融汇祈愿、求福、降雨、念佛、声望、控制等各种愿望祈求在一起的区域。在其形成过程中,宗族里社、文人士绅、佛教僧众、地方官府等力量交织在一起,地方权力与社会阶层在这狭窄的空间中看起来分离,但内在的联系与控制更为紧密。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 历史轨迹:明隆庆、万历之前仰山概况
二 宗族主导:仰山重建的第一阶段
三 佛教建设:仰山重建的第二阶段
四 文化植入:仰山佛教重建的核心与终极目标
五 盛世修志:《仰山乘》的编撰与价值
余 论



本文编号:3840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840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5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