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天后信仰研究——以天后宫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4-01-25 15:25
天后,又名妈祖,原本是起源于宋代的福建莆田沿海地区著名的航海保护神,也是福建、广东等客家人所信奉的乡神。随着闽粤人活动范围越来越广,他们在商贸旅途、异地宦游、人际交往中不断将自己的信仰带至所到之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兴建的天后庙宇是其信仰传播的表现,远离大海的西南内陆地区在明清时期也存在天后信仰,是其信仰传播的一个缩影,也是移民在当地社会生活的体现。传播到西南地区的天后宫建筑有着诸多不同的名称,本文以“天后宫”统称,以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天后宫为中心,探求明清时期天后信仰在西南地区的时空分布情况,探求其发展历程、地理分布原因以及主要信众群体的活动,并对其信仰活动以及信仰特征作分析研究,试图还原历史时期西南闽粤移民的社会生活史。具体研究内容为: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特色,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进行研究史回顾。第二章介绍在传入西南地区之前宋元时期的天后信仰,探讨其神明形象的演变与内涵,并梳理明代之前信仰的传播过程。明代之后的天后信仰,本文主要是以西南地区的天后宫建筑情况为中心,分析其天后信仰的时空分布情况,因内容较多,因此分为两个部分:第三章描述西南地区天后宫建筑的基本情况,通过对...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特色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西南地区
二、民间信仰
三、天后
第三节 研究史回顾
一、民间信仰
二、天后
第二章 传入西南地区之前的天后信仰
第一节 神明形象与内涵
第二节 宋元时期信仰的传播过程
一、宋代时期的发展
二、元代漕运与天妃信仰
第三章 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天后宫建筑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天后宫建筑名考
第三节 天后宫建筑的修建情况统计与地理分布
一、天后宫修建情况统计表
二、天后宫的地理分布图
第四章 天后信仰兴衰过程与信众群体的活动
第一节 天后信仰的兴衰过程
一、明代初传
二、盛行于清初
三、清末时期
第二节 信仰的空间分布与信众群体的活动
一、商人的商业活动
二、自发性的移民入川
三、军屯移民与改土归流
四、地方官员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后信仰在西南地区的信仰活动与特征分析
第一节 官方祭祀
一、祭期与祭品
二、祭祀礼仪与祭文
第二节 民间信仰活动
一、庙会活动
二、演戏酬神
三、仪式分析
四、神明体系的变化
第三节 神明符号与身份认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以来西南地区的天后信仰
1.镇远天后宫
2.芷江天后宫
3.照片
致谢
本文编号:3885068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特色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西南地区
二、民间信仰
三、天后
第三节 研究史回顾
一、民间信仰
二、天后
第二章 传入西南地区之前的天后信仰
第一节 神明形象与内涵
第二节 宋元时期信仰的传播过程
一、宋代时期的发展
二、元代漕运与天妃信仰
第三章 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天后宫建筑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天后宫建筑名考
第三节 天后宫建筑的修建情况统计与地理分布
一、天后宫修建情况统计表
二、天后宫的地理分布图
第四章 天后信仰兴衰过程与信众群体的活动
第一节 天后信仰的兴衰过程
一、明代初传
二、盛行于清初
三、清末时期
第二节 信仰的空间分布与信众群体的活动
一、商人的商业活动
二、自发性的移民入川
三、军屯移民与改土归流
四、地方官员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后信仰在西南地区的信仰活动与特征分析
第一节 官方祭祀
一、祭期与祭品
二、祭祀礼仪与祭文
第二节 民间信仰活动
一、庙会活动
二、演戏酬神
三、仪式分析
四、神明体系的变化
第三节 神明符号与身份认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以来西南地区的天后信仰
1.镇远天后宫
2.芷江天后宫
3.照片
致谢
本文编号:3885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88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