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的“士庶天隔”新探

发布时间:2024-03-09 18:24
  南朝社会"士庶天隔"的"士庶",应指士族与庶民,而不是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士庶之别体现在士族享有任官、就学、免役、免商税、荫客、占田、占山、免肉刑,以及士庶不婚和车服异制等方面。西晋以来士庶之别逐步形成,东晋时"士庶天隔"的局面基本定型。士族的占田、荫客、免役、免商税等特权从经济上,九品官人法在政治上,士庶车服异制和互不通婚从社会生活上,这诸多因素造成"士庶天隔"。南朝时由于士族的衰败和庶民的崛起,策试入仕制度和官班制的实施,庶民通过窜改户籍、与士族婚媾、建立军功、经济实力的增长、文化修养的提高等途径,导致士庶的界限日益消解。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士庶”的含义辨析
二、“士庶天隔”的表现
三、“士庶天隔”的形成
四、“士庶天隔”的消解



本文编号:3923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923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7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