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朝政纷争与刘禹锡的诗文创作

发布时间:2017-07-08 07:19

  本文关键词:中晚唐朝政纷争与刘禹锡的诗文创作


  更多相关文章: 永贞革新 牛李党争 元和中兴 甘露之变 刘禹锡


【摘要】:中晚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历经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八朝,一生经历了永贞革新、牛李党争、元和中兴、甘露之变等重大事件。他不仅是中唐“永贞革新”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也是元和文学创新的主体成员。 “永贞革新”,,是贞元二十一年(805)唐顺宗即位后,以王叔文为领袖的革新集团所从事的一系列以政治为主体的全面改革。这次革新仅历时140余天,最后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参加革新的人物大多具有改革者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刘禹锡也是如此,在永贞革新中他是作为核心人物而存在的,在中唐文坛上他是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永贞革新决定了他一生的政治命运,对他一生的文学创作影响也很大。 “牛李党争”,是中晚唐上层统治者中以牛僧孺、李宗闵为代表的一方与以李德裕为代表的另一方两个官僚集团之间的斗争。牛李各树朋党,互相倾轧达四十年,以致唐文宗都无可奈何。双方之间斗争激烈,个中关系错综复杂,我们虽不能简单地把刘禹锡归于牛党或李党,但他的一生也是深受其影响的。 “元和中兴”,是指元和年间唐宪宗在削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改变了代宗、德宗以来姑息藩镇的政策,使士人们依稀看到了中兴的希望,文坛也为之活跃起来。削除藩镇以维护统一,是刘禹锡一贯的政治主张,所以当削藩斗争取胜时,他所写下的一些贺表、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 “甘露之变”发生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十一月,是一场由李训、郑注策划谋诛宦官,但又事与愿违的一场历史悲剧。与“永贞革新”相比,虽都是和宦官做斗争,却毫无进步意义可言。此后,政治局势产生剧烈变化,文人心态也随之改变,革新精神已荡然无存。即便是早年革新骨干人物的刘禹锡,原来的豪气也灰飞烟灭了。 本文拟就中晚唐朝政纷争对刘禹锡生平与文学创作的影响作一梳理,重点以永贞革新、牛李党争等事件为例来逐一剖析,借以说明政治与文学是息息相关的,政治的繁荣可促进文学的发展,反之则会抑制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永贞革新 牛李党争 元和中兴 甘露之变 刘禹锡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2;K242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第一章 永贞革新与刘禹锡8-20
  • 第一节 永贞革新的背景8-9
  • 第二节 永贞革新的过程9-11
  • 第三节 永贞革新与刘禹锡的诗文创作11-20
  • 第二章 牛李党争与刘禹锡20-33
  • 第一节 牛李党争的始末20-23
  • 第二节 牛李党争与刘禹锡的仕途沉浮23-29
  • 第三节 党争主要成员与刘禹锡的诗文唱和29-33
  • 第三章 元和中兴、甘露之变与刘禹锡33-43
  • 第一节 元和削藩:赞颂削藩成功33-39
  • 第二节 甘露之变:倾向独善其身39-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后记4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月娥;刘禹锡情感世界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哲涵;刘禹锡辞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3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33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8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