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生平、交游研究——元末明初社会个案考察

发布时间:2017-07-08 10:06

  本文关键词:倪瓒生平、交游研究——元末明初社会个案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元代 倪瓒 文化


【摘要】:作为有元一代著名的诗、画家,倪瓒一直是美术史学者所关注的对象。因而,学术界相继有一些相关的著作和文章问世。这些文章大都侧重从美术史的方面来研究,而从历史学的角度来专门讨论的,或者篇幅过少,,或者深入不足。本文试图对倪瓒的生平、交游两个部分进行考察,以期弥补学术的不足。 本文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上篇为倪瓒生平的论述。他的一生以“至正十五年”为断限分为两个时期。在前一个时期,富家子弟的倪瓒过着相对稳定的田园生活。后一个时期,为其“浪迹江湖”的时期。这一时期又以至正二十六年张士诚政权的灭亡分为两个小时段。前一时段,平江路地区相对稳定且割据浙西的张士诚能善待士人,倪瓒即旅居附近地区,与张士诚政权下的不少要人来往密切。后一时段,新王朝即明朝建立以后,倪瓒为躲避可能的迫害,颠沛流离,四处流浪。因而,他对明朝怀有“不予正视”的态度。倪瓒的遭遇正是元末明初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的反映。 中篇和下篇聚焦于倪瓒的交游,包括方外人士的张雨、历任官吏的张经以及在乡“隐居”的顾瑛、徐达左等。无独有偶,通过对以上这些人相关方面的透视,从中可以窥知以下的事实:借重于南宋以来的文化积淀和元代中叶的经济发展,由崇尚风雅的地方豪富或缙绅提供物质,由卓有声望的退闲吏宦或名士主持集会的方式来推动“民间”的诗文创作的开展和文物的收藏。
【关键词】:元代 倪瓒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48
【目录】:
  • 论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前言6-9
  • 上篇 倪瓒生平9-26
  • 一、 家世9-11
  • 二、 至正十五年前11-14
  • 三、 至正十五年到二十六年14-18
  • 四、 至正二十六年到洪武十二年18-21
  • 五、 有关生卒年21-26
  • 中篇 倪瓒交游一26-45
  • 一、 张雨26-33
  • 二、 张经33-45
  • 下篇 倪瓒交游二45-60
  • 一、 顾瑛45-54
  • 二、 徐达左54-60
  • 结语60-66
  • 参考文献66-69
  • 发表论文清单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構,李晓娟;倪瓒生卒时间及晚年行踪考辨[J];东南文化;2003年09期

2 支英琦;;春树云林一惘然[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1年05期

3 方怿;;浅析倪瓒淡远简古的绘画风格[J];美术大观;2009年01期

4 翟熙伦;元倪瓒山水画艺术探微[J];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张子健;;倪瓒诗名与画名并重的历史性考察[J];美术大观;2008年11期

6 李艳;浅谈倪瓒的题画诗[J];殷都学刊;2000年02期

7 刘存有;试论倪瓒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J];龙岩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8 彭茵;;倪瓒与元末题画诗的发展[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李灵芝;;“言有尽而意无穷”——论倪瓒山水画的空疏美[J];美与时代;2005年12期

10 王驰;;倪瓒与《水竹居图》[J];书画世界;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以林;;从反叛到瓦解——石友三1931年反蒋失败的个案考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2 李春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能力探析——以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个案考察[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萧平;;笔墨——美的符号[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韩纲;;差异与融合:从中美高校专业划分与课程设置看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与传播学三者之关系——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Annenberg传播学院为例[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5 李珊;;论倪瓒“不求形似”观的美学内涵[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拒而不纳”的倪瓒[N];美术报;2005年

2 籍忠亮;元代水墨大家倪瓒的艺术特色浅谈(二)[N];亚太经济时报;2007年

3 贾关法;倪瓒丹青妙笔绘逸品[N];中国商报;2005年

4 晓 辰;朱熹倪瓒挂帅中贸秋拍[N];中国商报;2004年

5 东流;锡山区将建倪瓒纪念馆[N];无锡日报;2007年

6 望南;渐江《幽亭秀木图》欣赏[N];黄山日报;2006年

7 宋炀;中国水墨山水之巅[N];学习时报;2009年

8 胡琦;锡山区加大“文保”力度[N];无锡日报;2008年

9 李泽奉;书卷之气 扑面而来[N];中国商报;2004年

10 杨琪;中国绘画发展的普遍规律[N];学习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珊;倪瓒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吕少卿;承传与演进[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3 孙风林;社区公园休闲生态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4 金哲弘;倪瓒山水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韩雪岩;吴门画派山水画之“仿”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7 薛念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研究(1915-1937)[D];复旦大学;2004年

8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娟;倪瓒生平、交游研究——元末明初社会个案考察[D];暨南大学;2004年

2 崔月;倪瓒艺术形式初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玉梅;倪瓒山水画简约风格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红燕;倪瓒山水画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安园园;王蒙、倪瓒山水画艺术风格比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卢海娟;论查士标对倪瓒山水画的承与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越颖;倪瓒绘画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赵明辉;从倪瓒小楷谈创作体悟[D];南京大学;2012年

9 杨慧拴;论“逸格”境层在倪瓒山水画图式中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荣平;倪瓒与元代隐逸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34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34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c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