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流民与满汉关系

发布时间:2017-07-13 17:14

  本文关键词:清代东北流民与满汉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东北 封禁政策 汉人流民 满汉关系


【摘要】:清廷对东北长期实施封禁政策,禁止民人(主体是汉民)流入。实际情况是,尽管有制度和政策限制,仍有大批内地民人不断进入东北地区垦荒。他们在发展边疆经济的同时,对当地民族关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利用刑科题本等史料,以流民问题为切入点,重点就民人出关与清廷"封禁"、民人流动与旗民关系(主要是满汉关系)、民人流入与旗地流失、旗民杂居与"理事官"设置、商业发展与文化陶融等五个相关问题作一初步考察,以期就清代东北地区满汉关系变化,理出一条更为清晰的线索。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满族文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关键词】清代东北 封禁政策 汉人流民 满汉关系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东北是满洲人“发祥”地。清朝入关后,为维护“发祥”地的原生态,保护满洲人的权益,以及国语骑射传统,采取了两项特殊措施,一是设立军府制,即分别设置奉天将军(盛京将军)、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瑷珲将军(黑龙江将军),进行军政合一的管制;一是实施封禁政策,禁止民人(主体是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定宜庄,刘小萌;试述清朝乾隆年间的东北流民及其对旗人生计的影响[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雪梅;佟大群;;清代安徽布政使、按察使族籍考——《清代职官年表》考订[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2 范立君;谭玉秀;;清末呼兰地区移民与农业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3 徐洁;;清末民初吉林西部蒙边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4 徐洁;;清末民初蒙边地区(今吉林西部)移民概况述略[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王英利;清代黑龙江中俄经贸若干问题探要[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6 雷炳炎;清代世爵世职承袭制度的几个问题[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7 刘颇;黄云鹤;;东北汉族民俗文化构成及其特征[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任树民;李秋;;清代流人的地理分布及其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以吉林地区为视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许铭;;清代黑龙江地区驿站的土地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10 马宝建;;清代至民国时期黑龙江三江平原森林变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喜峰;;试论清政府早期对黑龙江各民族的行政管理[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刘小萌;;海内外满汉关系史研究概述[A];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检讨:问题与前瞻[C];2014年

3 周祖文;;清代存留养亲与农村家庭养老[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1年卷)[C];2012年

4 汤超;;清代皇室“蓝甲”小考[A];多维视野下的清宫史研究——第十届清宫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邓亦兵;;清代前期北京城房价变化趋势[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C];2012年

6 李扬;;清代北京旗人社会生活管窥——以《成府村志》为中心[A];北京史学论丛2014[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亚新;清代辽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佩佩;清末东三省清理财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达日夫;中东铁路与东蒙古[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戴嘉艳;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于家富;清乾隆朝强化“国语”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徐实;清朝对外蒙古管理体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林林;为谁而歌[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9 孙慧佳;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结构及功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10 高月;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艳雁;达斡尔族舞蹈的流变与传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寇荣鑫;大连近代历史文化变迁与城市风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海峰;清代山东商人北方商贸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法师;满汉全席[J];佛教文化;2005年03期

2 王开玺;;清末满汉官僚与满汉民族意识简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6期

3 张继格;刘大武;;试析清末化除满汉畛域原因[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吴正格;;清王朝从勃兴到窳败的斑迹——“满汉全席”史释[J];书屋;2011年09期

5 黎青;满学研究的新成果——《满汉大辞典》评介[J];历史档案;1994年04期

6 赵荣光;“满汉全席”名实考辨[J];历史研究;1995年03期

7 丰申巩额;《满汉大辞典》的编纂及其学术价值[J];清史研究;1995年03期

8 王爱华;满汉文化融合与“档案”词源[J];清史研究;1997年03期

9 陆勇;;从“任珍案”看清初的“首崇满洲”与“满汉一体”政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汪朗;;满汉何来全席[J];国学;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伟;;试论清代北京地区的满汉融合[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6[C];2006年

2 刘小萌;;海内外满汉关系史研究概述[A];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检讨:问题与前瞻[C];2014年

3 谢金伶;;清末民初北京服饰的变化研究[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4 周郢;;从“泰山龙脉”之争看满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季鸿];;当代饮食著作精品评介(六) 赵荣光《满汉全席源流考述》读后[A];饮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3期)[C];2004年

6 赵令志;;清代满汉合璧字辞书及其作用探析摘要[A];纪念满文创制4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C];2009年

7 黄圆晴;;清代满汉官制:以侍卫的升迁为中心[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8 爱新觉罗·瀛生;郑再帅;殷芳;;老北京婚礼中的满汉习俗[A];北京学研究2012:北京文化与北京学研究[C];2012年

9 王秀梅;;北京地区的婚礼辟邪习俗初探[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下)[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利文;力推满汉全席 擦亮冀菜品牌[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梁桦 顾阳;新满汉全席:创新还是噱头[N];经济日报;2003年

3 朱兆龙;满汉全席也得与时俱进[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王钰;满汉全席 吉菜大餐[N];吉林日报;2004年

5 邓建胜;“满汉全席”倒掉了什么[N];人民日报;2005年

6 廖楚强;从“满汉全席”到“八大菜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本报记者  郑立华;为保护野生动物改良满汉全席[N];中国商报;2006年

8 罗昌平;西安“满汉全席”贱卖大有隐情[N];中国商报;2003年

9 陈黎明;花20万,“满汉全席”展3天当垃圾倒[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特约撰稿 宿育海 罗昌平;36.6万 西安“满汉全席”风波始末[N];经理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雪梅;清朝职官制中的满汉差异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孙淑秋;元代和清代汉族政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白燕;满汉文化交融视野下的《红楼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磊;清末民初满汉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高占领;平满汉畛域问题的讨论和策划[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栋梁;从满汉矛盾看清末新政改革[D];宁夏大学;2014年

4 李鑫;晚清满汉政策调整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宇;从满汉关系看善耆在辛亥前后的政治活动[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妍;清朝中期满汉关系与政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姜英子;满汉观念与清末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8 蒋亚;满汉融合与清初宗室诗歌[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会修;清末满人国家认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华淑蕊;满汉文化融合中的传播与交流[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37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37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5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